“嘎吱”聲的黎明

一塊微小的化石頭骨揭示了已知最古老的、能夠咬碎硬殼獵物的脊椎動物

Cruncher

蘇格蘭阿喀戎螈頭骨的重建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動物學家對於適應於壓碎硬殼食物的動物有一個特殊的詞彙。這些物種被稱為硬食性動物——即“硬食者”。例如,海生蜥蜴Globidens擁有球狀的牙齒,這種滄龍在白堊紀時期用它來咬碎海洋無脊椎動物。今天的斑鬣狗可以被認為是硬食性動物,因為它具有將骨頭咬成碎片的神奇能力。角鯊用它們像臼齒一樣的牙齒來開啟螃蟹。硬食性動物不是一個天然的家族群體,而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以它們各自特殊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進化出來的。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在我們的四肢脊椎動物家族中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嘎吱”聲製造者。

這種生物對於科學來說並不新鮮。它被稱為蘇格蘭阿喀戎螈,這種大約3.23億年前的四足動物,是根據19世紀收集到的單個標本而知的,並於1969年被命名。但是,古生物學家詹妮弗·克拉克及其同事對阿喀戎螈新分析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這種脊椎動物的解剖結構,包括沿著下頜分佈的粗壯、圓形的牙齒。

雖然有可能發現更古老的能夠咬碎硬殼的四足動物,但阿喀戎螈目前保持著這一頭銜,並可能繼續保持這一榮譽。這種脊椎動物屬於四肢末端長有趾頭的動物進化後,以及四足動物在陸地上安家落戶期間,繁衍出的一種或多或少具有兩棲性的脊椎動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繼續報道。


事實上,早期的石炭紀是一個進化的實驗時期,以至於一些技術上被歸類為四足動物的動物失去了它們的四肢。阿喀戎螈就是這些蛇形生物之一,它的牙齒進一步強調了自從提塔利克魚時代以來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早期的四足動物有尖刺狀的牙齒,基本上沿著下頜都是相同的。像阿喀戎螈這樣的動物在3.23億年前進化到可以處理新的飲食,這突顯了脊椎動物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為自己創造新的生態位。

阿喀戎螈吃什麼?食物一定是小塊的。克拉克及其合作者寫道,這種四足動物的頭骨長度不到半英寸。阿喀戎螈體型很小,被認為是水生的,這意味著陸地上像千足蟲一樣的無脊椎動物可能不適合作為開胃菜。小型水生甲殼類動物是更好的選擇,我們可以想象阿喀戎螈在其古老的赤道雨林沼澤水域中蠕動,在最終獲得進化聲譽的道路上一路咀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