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發現一具猛獁象化石,你就會面臨一個謀殺之謎。“這頭野獸遭遇了什麼?”是發現任何史前厚皮動物時最直接的問題之一。但是,如果發現整片野獸的骨骼層,謎團就會變得更加複雜。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多體型龐大、活動範圍廣泛的哺乳動物在同一個地方被掩埋?這就是德克薩斯州韋科猛獁象國家遺址公園核心的難題,而現在古生物學家有了一個新的答案。
這個國家遺址公園位於德克薩斯州中部,出土了各種冰河時代的生物遺骸,從劍齒虎到烏龜。當然,大象是最壯觀的,到目前為止,至少有25具哥倫比亞猛獁象的骨骼從這個遺址中被挖掘出來。其中至少有16具被埋在同一層67,000年前的沉積物中,這使得一些古生物學家提出,這堆巨大的骨骼堆積在一起,是因為一場當地的洪水淹死了一個象群,從而儲存了迄今為止唯一已知的哥倫比亞猛獁象社會群體。
洪水造成的死亡當然描繪了一幅戲劇化、令人心碎的場景,畫面中是奔騰的水流和受驚的象鳴。在該遺址發現的大多數猛獁象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相互連線的——這通常是快速埋葬的跡象——並且最初出土的15具骨骼似乎表明成年猛獁象試圖在幼年動物周圍形成一個防禦圈。但在重新檢查該遺址後,古生物學家洛根·維斯特、唐·埃斯克和史蒂文·德里斯提出,這個古老的骨骼層實際上代表了一種不同型別的災難。事實上,可能是缺水導致了猛獁象的死亡。
維斯特和他的同事對韋科猛獁象骨骼上的生物侵蝕特徵感到好奇。這些特徵是溝槽、裂縫和其他小線索,可以表明骨骼是否開始因暴露而乾燥,或者鑽孔昆蟲是否有機會鑽入遺骸。簡而言之,它們可以幫助確定骨骼在最終被覆蓋之前暴露了多長時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的這些痕跡。不僅檢查過的骨骼顯示出根部損傷的跡象,而且似乎食肉動物、齧齒動物甚至甲蟲都有機會以猛獁象的屍體為食。這些野獸並非在同一事件中被殺死和掩埋。相反,它們死亡後在地面上暴露了數月,然後才被一層沉積物覆蓋。
韋科猛獁象骨骼上的咬痕。來源:Wiest et al. 2017
那麼,是什麼殺死了猛獁象?維斯特和他的同事對他們的解釋持謹慎態度,但他們提出,在逐漸減少的飲水源邊緣死亡比洪水(或任何其他奇怪的想法,如隕石撞擊或雷擊)更合理。首先,乾涸的水源更好地解釋了在該遺址發現的魚類、海龜和鱷魚化石。它們也是乾旱的受害者。該遺址的猛獁象種群結構也符合這種情況。韋科遺址沒有埋葬幼年猛獁象,這可能表明埋葬在那裡的年長動物為了找到最後的水源而長途跋涉。最後,維斯特和合著者指出,如此多動物的死亡將使當地的食腐動物不堪重負。食腐動物可以盡情享用內臟,而無需分解許多骨骼。
然而,維斯特及其同事的新研究並沒有結束這個案例,而是重新開啟了它。洪水造成的死亡不符合災難的場景。未來的任務是檢驗新的假設並尋找更多線索。維斯特和合著者建議測試猛獁象牙齒的氧同位素水平——這是動物活著時獲取水源的指標——以檢視死亡前的情況是否發生了變化。這些資訊將如何改變現狀還有待觀察,但是,考慮到這個謎團已經存在瞭如此之久,轉向化學線索簡直是基本常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參考文獻
Wiest, L., Esker, D., Driese, S. 2017. 韋科猛獁象國家遺址公園可能代表了基於死後食腐初步證據的飲水點減少情景. PALAIOS. doi: 10.2110/palo.2016.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