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

一塊化石頭骨可能指示史前鯨魚繁殖地的位置

Whales

一隻母親和幼年Parietobalaena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個案例的關鍵在於一塊頭骨。

這塊大約有1600萬年曆史的化石在日本廣島被發現,屬於已滅絕的鬚鯨Parietobalaena yamaokai。這不是唯一的一塊同類化石。在這個地方已經發現了多箇中新世鬚鯨的標本。但古生物學家蔡成修指出,這塊頭骨的突出之處在於頭骨後部有一條開放的骨縫。

頭骨可以粗略地判斷哺乳動物的年齡。在幼年哺乳動物中,頭骨骨骼尚未融合在一起。它們之間可能存在間隙,由軟骨連線,或者每塊骨骼之間的骨縫很容易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骨縫會閉合並消失。簡而言之,開放且清晰可見的骨縫表示幼年,而閉合且消失的骨縫表示較老的生命階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鯨魚化石頭骨與現代同類頭骨的比較,顯示開放的骨縫。圖片來源:Tsai 2017

蔡寫道,就這隻相對較小的Parietobalaena而言,其大小和開放的骨縫表明這基本上是一隻新生幼崽。在一些現代鬚鯨中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特徵。基於此,蔡估計這隻鯨魚在死亡時不到六個月大。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可能意味著中新世海洋中的這個地點對於埋在同一地區的其他鯨魚具有特殊的意義。

蔡提出,如此年幼的個體存在可能意味著現在的廣島在中新世時期是一個鯨魚產犢地。這基於這樣一種觀點,即小鯨魚出生後不會遊得太遠,並且在同一地層中發現的大量其他Parietobalaena遺骸表明該地區是這些古代鯨魚聚集的地方。

但是Parietobalaena的行為是否像現代鬚鯨一樣?它們每年是否從覓食地遷徙到繁殖地?蔡指出,目前這些都是未知的。也許未來從鯨魚骨骼的地球化學分析中得出的研究可能能夠解開這個謎團。透過這些線索,從骨骼內外,我們或許能夠開始瞭解海洋中最大生物的生活。

參考文獻:

Tsai, C. 2017. 已滅絕鬚鯨(鯨目:鬚鯨亞目)的中新世繁殖地PeerJ. doi: 10.7717/peerj.37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