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細菌無處不在。在空氣中、土壤中、我們的身體裡,甚至在太空中,這要歸功於人類製造的火箭。雖然已發現的不同細菌菌株和物種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一些細菌,特別是環境細菌,通常很難處理。這些所謂的“不可培養”細菌在實驗室條件下無法生長,因此無法對其進行表徵和理解。
確定不可培養細菌存在的唯一方法是透過稱為全基因組測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對(比如)海水的樣本進行測序,並對其中存在的所有 DNA 進行測序。 一些 DNA 將來自可培養菌株,這些菌株可以被鑑定出來。其他一些 DNA 將來自未知的物種,來自無法在實驗室條件下生長的細菌。
如果您想了解是否存在任何不可培養的細菌,這項技術非常有用,但它並沒有告訴您太多關於不可培養細菌本身的資訊。從樣本中所有小的 DNA 片段中,您必須組裝出細菌的完整基因組。這就像組裝拼圖遊戲,但是當數千個不同的拼圖碎片混合在一起,並且其中很多都顯示非常相似的圖片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透過從樣本的其餘部分中分離出單個細胞,問題變得更簡單,但仍然存在規模巨大的問題。單個細胞不包含大量的 DNA。對於行為良好的細菌,答案是培養大量細菌以增加 DNA 的量,這通常會為您提供大約 95% 的基因(另外 5% 通常是重複序列,類似於一大塊完全是天空的拼圖,並且所有碎片都具有相同的形狀)。然而,從單個不可培養的細菌中,通常很難回收超過 70% 的基因組。
來自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J. 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 和 Illumina 公司 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提高這種準確性的方法。他們提出的方法(參考文獻如下)稱為多重置換擴增,其工作原理是在將基因組片段送去測序之前先對其進行擴增。這樣,可以在不必培養細胞的情況下增加 DNA 的量。MDA 自 2005 年以來就已存在,但通常會給測序程式帶來問題,因為並非所有 DNA 副本都是準確或均勻的。大多數測序程式都難以處理某些片段被擴增數十億次,而另一些片段被擴增不到 20 次的序列。
透過更改處理 MDA 資料的演算法,研究人員設法顯著提高了全基因組測序和 MDA 技術的準確性。為了測試其準確性,他們讓該演算法對先前表徵過的大腸桿菌的單個細胞進行了處理,測序準確率達到 91%。這種準確度的提高使得表徵和理解環境中存在的不可培養細菌,以及找出它們可能隱藏的令人興奮的遺傳秘密變得容易得多。
---
Chitsaz H, Yee-Greenbaum JL, Tesler G, Lombardo MJ, Dupont CL, Badger JH, Novotny M, Rusch DB, Fraser LJ, Gormley NA, Schulz-Trieglaff O, Smith GP, Evers DJ, Pevzner PA, & Lasken RS (2011)。從短讀資料集有效從頭組裝單細胞細菌基因組。《自然生物技術》PMID:2192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