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光合作用的過程通常被描述為將陽光轉化為糖,雖然這在廣義上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發生了兩個不同的生化反應。第一個反應利用陽光在細胞內部產生能量,第二個反應則吸收二氧化碳並用它來製造糖。第二個反應就是卡爾文迴圈,儘管現在這個名字有點過時了。更禮貌的說法是卡爾文-本森-巴瑟姆迴圈或還原性磷酸戊糖迴圈,但是,儘管要向本森和巴瑟姆先生致以歉意,卡爾文迴圈寫起來更快。
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糖聽起來可能相當神奇,但當你考慮到二氧化碳 (CO2) 和葡萄糖 (C6H12O6) 都含有大致相同的元素時,這變得更容易理解。卡爾文迴圈只是添加了所有需要的額外元素。話雖如此,“只是”仍然是一項相當重要的任務,需要不同的酶以正確的順序協同工作。
二氧化碳分子透過葉子底面的小孔擴散到細胞中。第一個吸收它們的酶叫做 Rubisco。儘管聽起來像是一家小型企業,但 Rubisco 實際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酶之一。如果沒有 Rubisco,植物將無法制造糖,這意味著動物將無法以植物為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Rubisco 催化小分子核酮糖-1,5-二磷酸 (RuBP) 與二氧化碳的連線——從而將無機 CO2 固定為有機分子。RuBP 含有 5 個碳原子以及氧、氫和磷酸,它與 CO2 結合形成一個 6 碳分子。這個分子迅速分裂成兩個小的 3 碳分子,如下面的反應方案所示
這兩個 3 碳分子隨後經歷一系列還原階段,在此期間它們與光合作用光反應中產生的 ATP(能量分子)和 NADPH(還原分子)反應。儘管卡爾文迴圈本身不需要任何光,但它完全依賴於光反應產生的分子。這個階段產生兩個 3 碳“甘油醛 3-磷酸”分子——透過進一步的反應,它可以轉化為有用的植物糖。
為了繼續執行卡爾文迴圈,以及使其成為迴圈而非僅僅是一個過程的原因,必須回收 Rubisco 以便去吸收新的二氧化碳分子。為此,還需要甘油醛-3-磷酸分子——這些分子被修飾然後連線在一起以重新形成 RuBP。所有這些的最終結果是,對於迴圈的每 3 輪,進入 3 個 RuBP 分子,出來 3 個 RuBP 分子,併產生一個新的甘油醛 3-磷酸分子。
如果這樣說,它可能看起來像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收穫甚微,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穩定和重要的迴圈。由於迴圈的組分都被回收利用,Rubisco 可以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糖,將無機氣體轉化為對生命有用的能量分子。
---
特色圖片由 Jon Sullivan 拍攝。更多他的精彩照片可以在這裡找到。
此文初稿釋出過早,其中包含一些我的佔位符註釋和未經檢查的數學公式。對於所有關注了失效連結的人,我深感抱歉,並感謝評論員提醒我這個問題(我忘記已將其設定為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