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最近非常關注人類微生物組,涵蓋了陰道細菌和消化道細菌。我想強調的一件事是,我們談論的是人類“微生物組”而不是人類“細菌組”,因為它包含一系列微生物物種,包括細菌、真菌,甚至可能包括芽囊原蟲。你的身體裡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生命。
考慮到這一點,我將冒險進入真菌的世界。
白色念珠菌自然地生活在人體口腔、腸道以及泌尿和生殖區域周圍。在正常情況下,它們在那裡生活得很愉快,但是如果它們由於任何原因開始過度生長(例如,如果你正在服用抗生素並清除了競爭性細菌),它們可能會引起感染。感染通常可以透過簡單的抗真菌療程清除,無論是乳膏還是片劑。像所有內部微生物一樣,白色念珠菌在人體內生活面臨挑戰,最明顯的是對微量金屬元素的需求。雖然這些在土壤環境中很容易找到,但在體內卻很難獲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最近的 PLoS Pathogens 論文(參考文獻 1 如下)中,白色念珠菌細胞被剝奪了鋅,然後在人類內皮細胞(排列在人體胃腸道內部的細胞)附近或沒有附近的情況下生長。他們使用菌絲生長作為衡量真菌整體生長的指標,菌絲是分支絲狀結構,如下圖所示
研究人員發現,靠近人體細胞的真菌比單獨生長的真菌生長得更快,菌絲更長。此外,透過向孤獨的細胞新增鋅補充劑,可以複製這種生長效應。從這個初步觀察出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用一種專門為鋅著色的染料(鋅喹啉 - 實際上是給鋅新增熒游標記)注射人體細胞。當測試時,一些染料在新生長的菌絲內部被發現。真菌似乎正在從人體細胞中吸收鋅。
我之前寫過關於從人體血細胞中竊取鐵的細菌,看起來真菌也使用了類似的技巧。最常見的鐵竊取技術之一是使用鐵載體;本質上是一種小分子,可以非常牢固地結合鐵,並且可以作為清道夫分子傳送出去,以從周圍的人體細胞中收集鐵。研究人員提出 白色念珠菌 可能使用類似的系統來吸收鋅,並開始在基因組中搜索編碼具有高鋅結合能力的蛋白質的基因。他們發現了一個,基因 pra1,它有多個鋅結合位點。
分離 Pra1 蛋白並清洗以去除任何附著的金屬,結果表明它能夠鬆散地結合大量附著的鋅。回到整個真菌細胞,然後他們製造了一個沒有 Pra1 基因的突變體,以檢視菌絲是否仍然在人體細胞存在的情況下生長。他們發現的結果很有趣。缺失 Pra1 的細胞仍然生長出相同數量的菌絲,但它們要小得多。新增補充鋅可以恢復菌絲長度。缺乏 Pra1 的突變體顯然沒有處理鋅或生長菌絲的問題,它們只是無法從人體細胞中獲取任何鋅。
在相當確定 Pra1 負責從人體細胞中竊取鋅之後(並且這篇論文非常值得一讀,其中有一些漂亮的圖表!),研究人員隨後研究了這種鋅竊取對人體細胞的影響,是否是使 白色念珠菌 致病的原因之一。鋅竊取是一種謹慎的、不引人注意的行為,還是對人體細胞有負面影響?將正常的野生型真菌與缺失 Pra1 的突變體進行比較,發現雖然在野生型中,人體細胞在鋅存在和不存在的情況下都受到了損害,但在突變體中,當沒有周圍鋅存在時,人體細胞的損害要小得多。這可能是由於 Pra1 的影響,或者僅僅是當情況艱難且鋅稀缺時,真菌損害周圍人體細胞的能力較弱。
這是人類與真菌相互作用的一個引人入勝的例子。儘管真菌與它們共同生活的細菌非常不同,但似乎真菌和細菌在人類體內覓食營養時都可以利用類似的策略。
---
Citiulo F, Jacobsen ID, Miramón P, Schild L, Brunke S, Zipfel P, Brock M, Hube B, & Wilson D (2012). 白色念珠菌在內皮細胞侵入期間透過 Pra1 清除宿主鋅。PLoS 病原體, 8 (6) PMID: 2276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