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如何進入你的房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考慮到細菌佔據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態位,包括深海熱泉、鹽灘和人體內部,細菌也存在於人類房屋中也就不足為奇了。一旦進入室內,它們可能會引起問題;空氣傳播的細菌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傳播相應的疾病。如今,隨著空調和室內風扇的普及,空氣傳播的細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被揚起並在室內區域傳播。

一篇發表在《PLOS ONE》上的近期論文研究了細菌如何進入這些室內環境。它們可能透過各種不同的途徑進入:它們可以透過敞開的門窗吹進來,可以被人類的皮膚或衣服主動攜帶,或者可以透過在封閉空間內的呼吸、打噴嚏或咳嗽引入。研究人員選擇了一間大學教室作為他們的封閉空間,並對室內細菌進行了定量分析,包括在地板上、懸浮在空氣中以及在空調和通風裝置中發現的細菌。然後將這些細菌與人類皮膚微生物組、室外空氣細菌和室內地板灰塵中發現的細菌的系統發育庫進行比較,以瞭解室內細菌的來源。

上面的圖表顯示了在房間有人或無人期間,在通風管道 (DUCT)、室外空氣 (OUT) 和室內空氣 (IN) 中發現的總顆粒物質量。數值以 PM10(空氣動力學直徑為 10 微米或更小的顆粒物質量)或 PM2.5(空氣動力學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顆粒物質量)顯示。這表明,當房間有人時,顆粒物,特別是較大的顆粒物(如灰塵或汙垢)更有可能充滿房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進一步探討房間 occupancy 對室內顆粒物影響的效果,他們比較了三種情況 - 一種是單個人走過地毯,一種是單個人走過覆蓋地毯的塑膠布(以防止地板顆粒物再次懸浮),還有一種是 30 個人走過塑膠布。下表顯示,地毯是空氣中重新懸浮的大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儘管當人數足夠多時,仍然可以發現大顆粒物在空氣中漂浮(不幸的是,30 人的實驗只進行了一次,因此沒有誤差條)。

研究人員沒有僅僅關注懸浮顆粒物和顆粒大小,而是研究了這些顆粒物的實際細菌含量。與通風管道、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相比,重新懸浮的地板灰塵被發現含有最多的細菌,這或許令人驚訝。由於灰塵是由乾燥的人類皮膚碎片形成的,因此人類皮膚微生物組似乎是室內細菌傳播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室內的人越多,攪動灰塵的程度越大,這種影響就越嚴重。

有趣的是,這表明人類在傳播室內細菌方面發揮著兩個重要作用。首先,它們是透過皮膚、頭髮和灰塵的其他成分引入細菌的主要來源(論文中的進一步分析顯示了灰塵中發現的實際細菌種類,這些種類與人類皮膚上的細菌相對應)。其次,透過定期居住在房屋中,他們會攪動灰塵,使顆粒物在空氣中不斷移動。如果你想減少空氣傳播的細菌數量,不僅需要清潔通風系統,明智的做法還要確保地板也被清掃乾淨!

---

參考文獻 1:Hospodsky D, Qian J, Nazaroff WW, Yamamoto N, Bibby K, et al. (2012) 人類居住作為室內空氣傳播細菌的來源。《PLoS ONE》7(4): e34867. doi:10.1371/journal.pone.0034867

特色圖片來源連結:演講廳

About S.E. Gould

A biochemist with a love of microbiology, the Lab Rat enjoys exploring, reading about and writing about bacteria. Having finally managed to tear herself away from university, she now works for a small company in Cambridge where she turns data into manageable words and awesome graphs.

More by S.E. Gou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