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科學似乎充滿了爭議和衝突;著名的科學家願意為了他們鍾愛的理論而拼死拼活,以前的學生挑戰他們學術“父母”的觀點等等。我最喜歡的生物學教授曾經講過,他的博士後導師在聽完他以前的博士後導師的講座後,站起來,宣佈他學術上的“父親”剛才說的一切都是錯誤的,並且他將在第二天提出正確的理論。這導致了一場長期而激烈的爭論,直到第三位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理論,迫使兩位教授去對抗新的威脅。然而,通常科學沒有那麼戲劇性或有爭議。在科學資訊研究所(ISI)創始人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列出的15個參考文獻動機中,只有三個是負面的。
批評先前的工作
否定他人工作或想法(負面宣告)
質疑他人的優先權主張(負面致敬)
並不是說不存在負面參考文獻;只是它們“暗藏玄機”。麥克羅伯茨和麥克羅伯茨(1984)將這種做法稱為“偽裝的藝術”。他們描述了三種避免或掩蓋批評的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 讚揚 - 稱讚想要批評的作品是“重要的”、“開創性的”、“經典的”等等。當然,有時候這些詞確實是用來讚揚作品的,但有時候它們被用來偽裝批評。
然而,哈伍德(2008)認為,作者有可能既讚揚作品的優點,又指出它們的缺點。讚揚是真誠的,但它們只講述了故事的一部分。他說,麥克羅伯茨和麥克羅伯茨可能對這些讚揚“過於憤世嫉俗”。在閱讀了他們的幾篇論文後,我傾向於同意哈伍德關於憤世嫉俗的觀點。如果我們考慮到大多數參考文獻都有不止一個目的(布魯克斯,1986),我們可以認為讚揚既真誠地讚美了被引用的作品,同時又掩蓋了對其的批評。
2. 我只是把這個參考文獻放在這裡…… -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提到X、Y和Z在該領域已經完成的工作時,但沒有說她認為X的工作是在浪費資金。
3. 我不是在說你,X教授! - 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不會直接挑戰他們領域內有影響力的人的理論。相反,他們會引用持有類似理論的局外人的話。更好的是:他們將理論和觀點歸因於已經去世的人。死人不參加會議,也不能打任何人。
負面參考文獻的使用在不同學科之間也可能發生變化。人文藝術學科的作者比硬科學學科的作者更傾向於批判性地引用。語言學家肯·海蘭研究了引文中使用的動詞,發現社會學中常用的動詞是“爭論”、“建議”、“描述”、“注意”、“分析”和“描述”,而物理學中最常用的動詞是“開發”、“報告”和“研究”。“爭論”這個動詞只被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作者使用,而“報告”在海蘭研究的案例中有82%是由科學和工程學的作者使用。
為什麼作者要偽裝或避免批評?一個原因是避免與可能是朋友、導師或在該領域有影響力的同事發生衝突。另一個原因是同行評審過程。如果作者知道期刊經常將文章傳送給手稿中被批評的人進行評審,他們可能會淡化批評,以增加發表的機會。如果他們沒有主動淡化批評,編輯可能會要求他們這樣做,以避免審稿人和作者之間的爭論。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況是,當作者甚至懶得提及他們認為不正確的作品時,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用處。
引用麥克羅伯茨和麥克羅伯茨的話
“……不僅科學論文的形式高度儀式化和人為化,而且發表的‘批評’也是如此,因為如果批評像在實驗室中實際發生的那樣在期刊上公開,那麼它的頻率和性質,以及因此負面引用的頻率和性質,將與最終出現在印刷品上的情況大相徑庭。”
簡而言之,你在實驗室裡聽到的和你將在期刊上讀到的不一樣。不幸的是,科學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公正或客觀。
布魯克斯,T. A.(1986)。複雜引用者動機的證據。JASIS
海蘭,K.(1999)。學術歸屬:引文和學科知識的建構。《應用語言學》,20(3),341-367 DOI:10.1093/applin/20.3.341
麥克羅伯茨,M. 和麥克羅伯茨,B.(1984)。否定引用:或偽裝的藝術。《科學的社會研究》,14(1),91-94 DOI:10.1177/030631284014001006
加菲爾德,E.(1962)。引文索引可以自動化嗎?《資訊科學家的論文》,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