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早期科學學會(即17世紀)中,科學家們會在會議上互相分享他們的實驗結果,並親自接收關於他們實驗的反饋。(科學期刊是後來才發明的。)隨著科學界的壯大,所有人不可能在同一個房間裡聽到實驗結果,因此能夠提供的即時反饋量被限制在少數幾次會議或其他聚會上。最近,出版商、科學學會和企業家們已經開始利用網路來帶回即時反饋的時代:即所謂的“發表後同行評審”。
學術科學出版物的標誌之一是評審過程。雖然它並不完美,但同行評審是幾乎所有學術出版物用來過濾劣質科學、識別薄弱的資料分析併為更好地展示結果提出建議的過程。
傳統的同行評審是在文章發表之前進行的。在印刷出版時代,考慮到與印刷相關的成本,這最有意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現在大多數科學期刊都在網上出版,但同行評審仍然最常在出版前進行,“同行評審”的狀態被本科生視為重要的質量標誌。線上出版使發表後同行評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通常是在傳統的出版前同行評審之外進行的。
一些新的嘗試正在允許科學家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論、參與線上討論,甚至發表更正式的評論。
非正式地,它始於部落格。獨立博主會閱讀科學文獻中的一篇文章,並想分享他們對它的看法。正如我們在這個部落格上所做的那樣,博主會引用該論文並討論其結果和任何侷限性。也許博主可能會根據他們自己的研究不同意最初的發現。但是論文的原始作者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它正在被討論,因為出版商的文章版本和部落格帖子之間沒有聯絡。
接下來是使用者評論。借鑑部落格平臺的做法,PLOS 和 BioMed Central 等出版商嘗試允許註冊使用者在期刊文章上發表評論。這種做法只是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有些人認為,科學家們不願意直接批評他人的工作,儘管他們可能願意在討論這篇文章的部落格帖子中發表評論。雖然文章評論將科學對話保持在一個地方,但對話並沒有真正流行起來,而且我與之交談過的一些科學家對允許任何人在科學文章上發表評論的想法持懷疑態度。
近年來,第三方已經開始承擔起發表後同行評審的責任。
PubPeer 允許使用者對幾乎任何有 DOI 的文章進行評論,但該網站與出版商的網頁是分開的。科學家可能更願意進行坦誠的批評,但將原始論文與評論聯絡起來更困難。重要的是,當有關於作者論文的新評論釋出時,PubPeer 會聯絡作者——透過這種方式,PubPeer 試圖向作者提供部落格無法提供的直接反饋。PubPeer 還試圖透過不公佈評審員姓名來保留盲審。
PubMed Commons 是內置於 PubMed 中的用於評論的平臺。目前處於試點階段,PubMed Commons 邀請 PubMed 論文的作者加入並評論論文。他們的名字會出現在他們的評論旁邊。透過限制誰可以評論論文,PubMed Commons 似乎想要減少非專家評論論文的情況。如果允許所有人評論,那麼與進化、疫苗和氣候變化等政治敏感話題相關的文章理論上可能會被濫用。使用者將在每篇文章的 PubMed 條目底部看到這些評論。
Open Review 是來自學術社交網路 ResearchGate 的備受矚目的工具。Open Review 鼓勵作者釋出比 PubPeer 和 PubMed Commons 的簡單評論系統略微正式的評論。評論與您的 ResearchGate 帳戶以及 ResearchGate 上文章的條目相關聯。
正如其他人指出的那樣,不斷增長的評論系統數量 產生了一個分散式系統,這可能會使人們難以知道去哪裡獲取關於文章的資訊。我懷疑這些系統在不久的將來只會成倍增加。
這些新工具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方式,可以將他們關於近期研究的私人對話公開化,並允許他們擴大可以交流的人群範圍。雖然目標是提供反饋和評論,但空間的限制(房間能容納多少人,誰的辦公室在隔壁)不再適用。
新一代科學家在評論他們朋友的照片、他們在 Facebook 上的愚蠢評論以及他們最喜歡的 YouTube 影片中長大。這種做法會延續到他們的科學出版中嗎?出版商最終會連結回這些評論系統嗎?資料庫生產者(例如 Scopus、Web of Science)會將使用者評論納入他們的系統嗎?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看看這些系統如何影響學術科學交流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