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現代學術出版系統是傳播科學成果的主要手段,通常透過同行評審的文章進行。雖然同行評審過程試圖將不正確、抄襲和欺詐性的作品排除在科學期刊之外,但它並不能抓住所有問題。因此,期刊偶爾需要撤銷發表文章,這個過程被稱為撤稿。期刊基本上是收回文章中說過的所有內容。
文章可能因多種原因被撤稿。有些文章被撤稿是因為其他人無法重複相同的結果,即使研究人員是以誠實和符合道德的方式行事。其他文章則因作者的不當行為而被撤稿。抄襲另一篇文章(包括同一作者發表的另一篇文章)、提交故意欺詐的結果或違反道德規範都是撤稿的理由。
文章可以由不同的人撤稿。一位(或多位)作者可以要求撤稿文章。有時來自科學界的評論可能會導致撤稿。編輯或出版商也可以啟動撤稿流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因期刊而異,具體取決於出版商的政策(或缺乏政策)或編輯實踐。
一旦決定撤稿,期刊通常會在其網站上釋出撤稿宣告,以取代文章。撤稿宣告中的資訊差異很大。有些只是簡單地宣告:“本文已被撤稿。” 其他則提供有關文章被撤稿原因的詳細資訊。一些出版商在其網站上保留原始文章的副本,並附上已撤稿的大幅通知。
優秀的部落格撤稿觀察定期釋出有關撤稿宣告的資訊,並倡導更透明的撤稿宣告。與我們現代生活的許多方面一樣,期刊出版變得更具訴訟性。被建議撤稿的文章的作者已威脅要對出版商採取法律行動,《自然》雜誌的編輯最近將法律威脅列為他們延遲撤稿和撤稿宣告含糊不清的原因之一。
與直覺相反的是,最負盛名的期刊往往擁有最多的撤稿(我們仍然只討論每年少數幾篇文章)。Morrison (2011) 的一項分析表明,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比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更可能撤稿。這些高影響力期刊傾向於發表結論最新穎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們對某一主題的知識的文章。因此,這些期刊有時會發表一些文章,其中無意的錯誤導致了比資料真正表明的更明確的結果。或者,一些研究人員感到在有影響力期刊上發表文章的壓力,導致他們捏造結果。
有時文章在學術文獻中被引用之前就被迅速撤稿。在其他情況下,文章在撤稿之前可能被引用多次。沒有正式的機制來通知引用已撤稿論文的論文的作者,並且已撤稿論文對引用論文的重要性差異很大。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作者未能回顧並閱讀他們引用的文章,而是依賴另一篇論文中的引用,則已撤稿的文章會繼續在學術文獻中被引用。
總體而言,最近撤稿文章的比率有所增加(Steen 等人,2013),這可能是由於作者和機構行為的變化。然而,Steen 等人,2013 年也表明,學術出版系統在發現錯誤或欺詐性作品並撤回這些文章方面做得越來越好。
儘管該系統遠非完美,但撤稿過程是科學文獻隨著時間推移自我糾正的方式之一。
引用的文章
Fang, F. C., & Casadevall, A. (2011). Retracted science and the retraction index. Infection and Immunity, 79(10), 3855–9. doi:10.1128/IAI.05661-11
Retraction challenges. (2014). Nature, 514(7520), 5. doi:10.1038/514005a
Steen, R. G., Casadevall, A., & Fang, F. C. (2013). Why has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retractions increased? PloS One, 8(7), e6839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