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大多數學院和大學的春季課程即將結束,期末專案也即將到期。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通常會被留到最後,學生們常常低估了完成這部分所需的時間。有很多網站描述瞭如何構建正式引用的機制。也有一些很棒的(免費)工具可以為你完成大部分格式化工作(例如 Mendeley, Zotero)。但是,還有一些額外的事情可以做,以減輕你在引用來源時的壓力並保持理智。
這裡有一些來自專家(即我的同事)的技巧,可以為你節省一些時間和減少一些頭痛。
來自 Justina Elmore,商業與資料館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你的最終成績出來之前,不要刪除你的來源(尤其是你透過館際互借獲得的文獻),因為你的教授可能會要求你擴充套件某個想法或修改引用,這需要你再次查閱該來源。
邊寫邊引用,這樣你就不會無意中忘記新增你的引用
如果您使用像 Zotero、Mendeley、NoodleBib 等引用生成器,請仔細檢查引用,以確保它們沒有與當前的風格指南過時。
使用引用生成器時的常見錯誤
文章標題的大小寫 - 有些風格需要句子首字母大寫,另一些需要標題首字母大寫。引用生成器通常不調整大小寫,因此如果你的原始資料不正確,引用也不會正確。
網站引用 - 引用生成器在建立網站引用方面可能非常糟糕。請在此處仔細檢查輸出。
試圖為一個實際上是期刊文章的網站建立引用。文章存在於網路上(大多數時候),但它們是不同的資訊來源,應該這樣引用。學生有時很難區分這兩者。
來自 Sue Ann Brainard,參考與教學館員(歷史與英語)
一旦找到來源就建立書目條目,即使你必須等待透過館際互借獲得副本,即使你不確定是否會使用該來源。如果你最終沒有使用它,那麼你只是浪費了幾分鐘。等到你寫完論文才寫書目或腳註是災難的根源——你肯定會時間不夠用(因為寫作總是比你想象的要花費更長的時間),而且你可能會精疲力盡和壓力重重。先做這件事!
來自 Michelle Costello,教育館員
突出顯示你將要使用的部分 - 釋義這些部分,並確保立即新增文內引用,這樣你就無需稍後返回並弄清楚你的資訊來源。
以及來自我
如果你需要使用編號引用樣式,首先使用作者-日期樣式。在你的論文寫完並且完成所有編輯後,再更改為編號樣式。這確保了你永遠不必重新排序你的參考文獻列表,並且你不會忘記哪篇論文是哪篇。
你還使用哪些策略來使“建立書目”的過程更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