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好萊塢是記者的粉絲。至少在銀幕上是這樣。好萊塢會讓你相信,記者過著充滿腎上腺素的生活,環遊世界進行臥底活動,並破解最隱秘的陰謀。記者是少數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之一,這符合典型的好萊塢套路。真相要平凡得多,但也令人興奮得多。
在《新聞業24小時》(亞馬遜連結)一書中,記者約翰·戴爾深入探討了自己的職業。他細緻地記錄了無數記者24小時的生活。從《鏡報》的編輯到《每日郵報》的編輯,從懷孕37周的自由撰稿人到觀點鮮明的體育作家,從政治專欄作家到阿富汗的戰地記者,戴爾展示了我們都自豪地成為其中一員的同仁會。
我喜歡這種對他人生活的洞察。我喜歡瞭解人們的思維方式,並觀察他們如何處理事情。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但這本書遠不止提供洞察力。戴爾巧妙地向我們展示了一位自由撰稿人為勉強餬口而苦苦掙扎,以及一位因過去電話竊聽罪行而無人願意僱用的前《世界新聞報》記者的突然衰落。戴爾還確保我們看到這個行業的節奏有多快,一些編輯連續工作14個小時,而另一些編輯則在家庭和臨時任務之間掙扎。透過記者的生活,戴爾描繪了我們行業的圖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最終,這本書成為必讀之作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真實地展現了記者。而不是好萊塢美化的版本(儘管《Vogue》的編輯非常像超級明星)。這是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它令人鼓舞和激勵。因為它真切地向我們展示了我們都是一個宏大事業的一部分。我們都是同一個同仁會的一部分(是的,又是這個詞)。
《新聞業24小時》遺憾地只記錄了一位科學記者的生活,而且只是匆匆一瞥。這很不幸,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並不重要。科學記者首先是記者,因此會與同行記者和編輯建立聯絡。
但我們可以彌補科學記者代表性不足的遺憾。戴爾將出版《新聞業24小時》的續集,我們可以參與這項全球性事業。從他的第一本書的受歡迎程度來看,續集似乎是展示科學新聞業的重要性、辛勤工作和滿足感的理想機會。誰知道呢,透過向他們展示真正的魅力——好萊塢永遠無法理解的魅力,我們可能會激勵一些人成為科學記者。
--
“新聞業,以其對思想和資訊無國界的追求,更像是一個定義模糊的超級國家,一種顛覆性的外衣覆蓋著地球的大部分地區,持懷疑態度且令人不悅,常常不合時宜地向權力說出真相。大多數記者,即使是地方性的記者,也能本能地感受到這個無處不在的同仁團體的成員身份,他們對其理想的忠誠勝過對民族國家的效忠。對他們來說,“記者”這個職稱既是榮譽勳章,也是進入龐大國際網路的入場券,這個網路致力於崇高原則而非低俗的實用主義;是政治界令人討厭、愛說教的兄弟姐妹。他們自豪地佩戴著他們的徽章,這是固執和惹麻煩的人的標誌。這個新聞業的超級國家存在於文化中,也存在於憲法中,並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蓬勃發展。它的力量在於其規模、傳播範圍和多樣性,不受控制,現在也無法控制。” - 約翰·戴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