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勒精選 (2012年8月31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我們有關於螞蟻群落的科學、戰爭的數學、大麻等等。換句話說,一如既往的精彩。

我喜歡螞蟻!它們總是讓我著迷,它們成群結隊地移動,互相碰撞……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它們的行為與網際網路的工作方式相當。博主 Sedeer El-Showk 在他的部落格《Inspiring Science》中深入研究了這項研究,並解釋了螞蟻群落的複雜性。複雜但極其高效。必讀。

螞蟻群落如何協調其行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近一項研究螞蟻群落如何調節其覓食行為的研究在網上引起了一些轟動。 許多報道都集中在新聞稿中強調的相似之處,新聞稿稱螞蟻“以與網際網路協議發現有多少頻寬可用於資料傳輸非常相似的方式,來決定派遣多少覓食者離開巢穴”。 雖然這項研究受到如此多的關注令人欣喜,但我忍不住覺得,在這項研究的真正有趣之處在關於“螞蟻網”的興奮中被忽視了。 雖然這兩個系統之間的相似之處令人矚目,但我更著迷於一個基本的差異:與我們的計算機網路不同,螞蟻的調節系統不是有目的地設計的,而是從個體做出的不協調的決策中產生的。

Markus Hammonds 在《Australian 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關於科學家對戰爭和衝突進行建模。 這應該足以讓您點選下面的連結。

戰爭的數學

科學家在工作時常常表現出一定的超脫。 我經常看到朋友和同事“迷失在數字中”,忘記了他們到底在看什麼以及這些數字的實際含義。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不是一件壞事。 例如,在衝突資料的分析中。

本週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大致指出了大麻使用與智商之間的關聯。 根據這項研究,大麻使用對青少年大腦有害,但對“年長”的大腦則不然。 Suzi Gage 在她的部落格《Sifting the Evidence》中對此並不信服,並且對這項研究本身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這也為學習更多關於科學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藉口。)

關於大麻依賴和智商的觀點

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一直在討論幾天前在 PNAS 上發表的一篇論文。 該論文調查了大麻依賴性及其與智商變化的關係。 媒體文章將這些發現解釋為“大麻使用對青少年大腦有害,但之後則不然”。 現在,在繼續之前,我應該說我並不否認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但我認為這篇論文並沒有像報道的那樣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原因有很多,我將在此處詳細說明。

事實證明,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統計概念。 問題是,我們通常沒有很好地溝通統計資料,這引起了很多困惑。 以及更嚴重的問題。 Scitable 博主 Kyle Hill 寫了一篇很好的博文。

我們表示風險的方式無助於醫學篩查(以及如何改變它)

即使風險非常重要,但我們卻不擅長理解它。 例如,許多人更害怕坐飛機而不是開車(儘管開車可能是您每天做的最危險的事情),我們仍然擔心遊泳時遭到鯊魚襲擊(儘管 2010 年被狗殺死的人數是鯊魚的 15 倍),有些人甚至麻木不仁地嘲笑流感(儘管每年有數萬人死於流感)。 但這種誤解是純粹無知的產物,還是其他原因?

在《紐約時報》上,Kelly Slivka 製作了一個非常棒的三分鐘影片,帶我們與給座頭鯨貼標籤的科學家一起旅行。

與鯨同遊

在新技術的幫助下,研究人員正在捕捉座頭鯨在北大西洋覓食地的行為細節。

Lauren Fuge 在她的部落格《Science In A Can》中思考了科學倫理的必要性。 她認為,像目前的情況一樣,對科學研究施加不必要的限制會減慢進展。 在該領域灌輸倫理是使其步入正軌的一種方式。 非常有思想的文章。

科學的陰暗面

科學是人類有史以來發明的最強大的尋求真理的工具,但它一直受到不信任、抵制、忽視和審查——因為儘管知識可以照亮我們的世界,但也可能使其變得黑暗。 當然,你很難用希格斯玻色子將某人毆打致死,但事實仍然是,科學知識可以用於不可預見且可能是不光彩的目的。

您可以在 Twitter 上的這份列表中找到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作家。 應該會在週末為您提供大量精彩內容。 享受吧!

更新(2012年9月3日,美國東部時間 09:16):已新增博主 Sedeer 的姓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