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爾精選(2013年4月26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我們有條形碼螞蟻、3D列印胎兒、海豹牙齒、過濾氣泡中的偽科學等等。

開始吧!

--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力故事得以延續。


我們做到了,各位。我們已經給螞蟻貼上了條形碼。為了科學!這項研究非常酷。由凱特·普倫加曼Ars Technica上報道。

條形碼讓科學家可以追蹤蟻群中的每一隻螞蟻

對於大腦非常小的生物來說,螞蟻建立了驚人複雜的社會。由數百或數千只螞蟻組成的蟻群如何維持秩序仍然知之甚少,但新的高科技研究方法或許能夠揭示蟻群的複雜性。

羅斯·伊夫萊斯史密森尼的智慧新聞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短小但非常溫馨的文章,講述了藉助3D列印為盲人母親帶來超聲波的喜悅。

對於盲人母親來說,3D列印的胎兒代替超聲波影像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懷孕的最大樂趣之一就是在超聲波上看到裡面正在生長的小肉團——黑色和白色的影像,有小腦袋、小腳和鼻子,是第一批被上傳到Facebook或在冰箱裡佔據特殊位置的照片。現在,一家公司正試圖透過為她們3D列印胎兒,給錯過這種體驗的盲人女性提供一種觸覺上的替代品。

觀察豹海豹的牙齒可以揭示很多關於其飲食的資訊。薩拉·邁奧特在部落格綠茶和迅猛龍上揭示了豹海豹如何以驚人的方式適應小型(磷蝦)和大型(企鵝)食物的飲食:)。

在食物鏈的兩端覓食

在陸地環境中,捕食者的體型在很大程度上與獵物的體型相關。在海洋環境中,許多捕食者的情況恰恰相反——鬚鯨尤其是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但它們卻以更小的東西(浮游生物)為食。豹海豹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在食物鏈的頂部和底部都覓食,既食用企鵝和其他海豹等大型獵物,也食用磷蝦等小型獵物,磷蝦是南極食物網中含量豐富的基本組成部分 [...]

當我想到恐龍時,我看到的是那些巨大的可怕生物。我沒有想到它們的祖先是什麼樣子,或者它們來自哪裡。謝天謝地,喬恩·坦南特想到了——他在他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部落格,綠茶和迅猛龍中寫了關於它的文章。

恐龍的早期進化

恐龍。當提到它們時,你會想到什麼?巨大的、高聳的蜥腳類動物?成群結隊的、好鬥的長羽毛惡棍?還是成群結隊的鴨嘴龍,在早已消失的世界的平原上啃食?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談到恐龍時都會自動預設上述任何一種形象(什麼,你的意思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經常提到嗎?)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思考最早的恐龍,這些壯觀的生物孕育了有史以來最成功、且仍在持續的陸地脊椎動物輻射演化。

肖恩·特雷西ScienceNOW上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但令人不安的文章,內容是關於聯合使用抗生素。這種策略可以更有效地攻擊細菌,但由於自然菌群被消滅,它們也可能導致更強的耐藥性細菌迅速爆發。

聯合使用抗生素可能適得其反

你可能認為聯合使用兩種抗生素是快速擊敗頑疾的好策略。再想想。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雙管齊下的攻擊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這會給超級耐藥細菌提供它們在資源競爭中脫穎而出所需的機會。

神經狂人的一篇重要文章,他認為由於過濾氣泡的存在,在所有線上渠道(包括你朋友不智的Facebook狀態)中揭穿偽科學的必要性現在變得更加重要。

在過濾氣泡和社會新聞革命時代實現對偽科學的群體免疫

昨晚,本·戈爾達克出現在BBC新聞之夜(僅在未來7天內可從英國IP地址或入口網站觀看),討論了MMR恐慌持續造成的破壞,英國正在爆發一場本可以根除的疾病。本·戈爾達克再次描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反疫苗恐懼傳統上(謝天謝地)侷限於當地和文化邊界內。

更多好東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