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萊勒背棄了科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三天前,著名科學作家喬納·萊勒被揭露在他的著作《想象》中捏造引語,隨後他試圖透過反覆向一位同行記者撒謊來掩蓋真相。萊勒在同一天辭去了他在《紐約客》的職位。雖然他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被解讀為對新聞業的冒犯,但實際上遠不止於此:他對科學這一根本純粹的事業缺乏尊重和背叛。

所有的謊言和欺騙都無法玷汙萊勒作為作家的能力。也許他最終不是一位偉大的記者,但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非常擅長運用文字,能夠使複雜的科學推理更容易被大眾理解。他能夠運用詩意而雄辯的敘事方式來傳達一些宏大的科學,這些敘事方式打動並吸引了讀者。

有人可能會說,他的隕落源於一系列微小錯誤的積累。引用Ed Yong的推文:“重大錯誤很少是計劃的結果。相反,是數百個小的錯誤,每個都幾乎沒有被考慮。[應該]提醒我們不要犯第一個錯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不要邁出第一步。不要犯第一個錯誤。

篡改引語以使其完美地融入文章可能很誘人,但這在道德上是不允許的,也是錯誤的。捏造、偽造、剽竊都是絕對禁止的。作為一名作家,你有義務對讀者誠實和透明。但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你還有額外的義務來代表科學——研究背後的人們,科學所滋養的社會,科學所代表的行業,或許更重要的是,科學所宣揚的資訊。

隨著我們尋求揭示自然如何運作,科學從人類的邏輯和創造力中進步而來。而其核心是對真理的探索。它可以優雅地將世界的複雜性轉化為自然的奇蹟。它是自然的雄辯敘述者。它是解讀我們所居住世界之美的一種美妙方式。

這就是科學對我而言的意義。我絕不敢在這塊潔白的畫布上留下哪怕是最微小的汙點。萊勒卻把它弄得汙跡斑斑。誠然,萊勒的失誤本身並不涉及他在《想象》中探討的科學。但事實仍然是,萊勒是一位科學作家,他明知故犯地在一本科普書中寫了謊言。當他這樣做時,他明知故犯地背棄了他發誓要尊重和代表的事業。

幸運的是,科學將會存續下去。沒有人比科學更偉大。但我們不要犯萊勒犯過的錯誤。當然,如果我們只關注科學的宏偉,我們就不會重蹈覆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