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丹妮·格羅德斯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一個關於新興的年輕科學、健康和環境作家和記者的系列問答。他們 - 至少他們中的一些人 - 最近在孵化器(新聞學院的科學寫作專案)中孵化,甚至最近剛剛羽翼豐滿(畢業),現在正以美妙的新聲音向公眾解釋科學而嶄露頭角。

今天我們向您介紹丹妮·格羅德斯基(Twitter)。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您好,歡迎來到 SA 孵化器。首先,您來自哪裡?

嗨!非常感謝您與我交談。我最初來自紐約州斯塔頓島,目前是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三年級本科生。

您是如何接觸到科學的?又是如何開始寫作的?這兩種軌跡是如何融合成為一名科學作家的?

嗯,我從小就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小學開始,我就愛上了科學所培養的探索之旅,當時我戳破裝滿五彩紙屑的氣球來模擬打噴嚏時細菌的傳播範圍,或者測試哪種液體能讓浸沒的軟糖熊膨脹。

在高中的最後三個夏天,我有機會在一些美國頂尖大學(庫珀聯盟學院、洛克菲勒大學和紐約大學)進行有機化學、細胞生物學和視覺感知方面的研究。大約在同一時間,我也開始輔導學生學習各種數學和科學科目。參與幫助他們建立與科學的聯絡真是太棒了,我受到啟發,繼續為更多人提供機會,讓他們瞭解始終在發展的迷人的科學思想和創新。

來到布朗大學後,我很幸運在大一初選修了一門課程,我們閱讀了當代作家的作品,他們隨後會與我們進行現場朗讀和問答。在整個學期中,我驚訝地發現寫作如何賦予作者力量,在灌輸一種感覺或想法的同時,又自然地讓讀者發現他或她與該主題的關係。我突然意識到,科學寫作將是我傳播自己的熱情並將公眾與科學世界聯絡起來的完美渠道。

您目前是否正在從事任何形式的科學寫作工作或實習?

的確如此。在過去的一年中,除了我在布朗大學的學習之外,我還一直在布朗醫學雜誌兼職工作。這是一本三年刊,報道沃倫·阿爾珀特醫學院發生的各種優秀人物、研究、活動和倡議。能夠創作出突出醫學和護理前沿的此類有影響力的作品,並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他們都因這同一機構而聯絡在一起,這真是一次美好的經歷。

您認為科學傳播者在社會中的作用有何重要意義?

科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存在於我們在雜貨店購買的食物中,我們早上在電視上觀看的天氣中,我們服用的藥物中,甚至只是我們身體的運作中。不僅如此,它還在政策制定以及我們社會和經濟的健康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對於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科學不能也不應該存在於一個泡沫中,只為那些願意且能夠從深奧的描述中獲得意義的人而存在。這就是科學傳播者的作用所在——不僅以更易於理解的術語來敘述這些描述,以促進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導公眾自己發現科學的意義、趣味和無處不在的影響。

您如何看待當前和未來的科學媒體生態系統,它與過去有何不同,以及像您這樣年輕的新科學傳播者將在構建它並使其儘可能好地發揮什麼作用?

資訊傳播和擴散的方式無疑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演變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中從未停止過。分享科學探究故事的熱愛和動力仍然是科學傳播的基礎,也是驅動一群新人才不斷接過接力棒的原因。然而,我們有能力進行交流的手段是差異的根源,我的這一代人有幸成為一個過渡時期的一部分,這個時期孕育著令人興奮的增長潛力。

今天,藉助配套技術,故事講述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書面文字在傳遞思想方面可能具有影響力,但它始終侷限於一維表面——其吸引力在於它可以被剖析和處理。多媒體和不斷發展的技術的使用增加了一個維度,可以更充分地刺激感官,並創造一種反映真實體驗的學習形式。

在課堂上,透過動手活動(包括使用科學家用來更精確地感知世界的工具),科學變得“栩栩如生”。現在,科學傳播者正在承擔為更廣泛的公眾受眾重現同樣機會的角色。我可以預見,在這一代新的傳播者的有生之年,用文字設定場景將伴隨著三維全息圖,捕捉和呈現感知的能力將使讀者的觀點異常接近科學家的觀點。我們的工作將是將這些部分無縫地整合到一個連貫而引人入勝的整體中。

您對未來有什麼計劃?

我確信的一件事是我將繼續追求成為一名科學傳播者。理想情況下,這將以報道思維主題的形式出現。我進入布朗大學時就堅信要學習認知神經科學,我對大腦如何塑造我們感知的全部以及行動的著迷一直沒有消退。更具體地說,在我的寫作中,我想進一步探索與動機、決策和新興的行為經濟學領域相關的認知。總的來說,我很高興繼續追求使用報道和故事講述來引發討論,以及與科學建立新的或更牢固的聯絡。

謝謝您!

也謝謝您!這真是太棒了。

====================

本系列之前的文章

克里斯蒂娜·阿什利·比約蘭

艾米麗·埃格爾斯頓

艾琳·波多拉克

瑞秋·努維爾

漢娜·克拉考爾

羅斯·埃維萊斯

納迪亞·德雷克

凱莉·伊茲拉爾

傑克·斯坎倫

弗朗西·迪普

瑪吉·平戈爾特

傑西卡·格羅斯

艾比·麥克布賴德

納塔莉·沃爾喬弗

喬丹·蓋恩斯

奧黛麗·奎因

道格拉斯·梅因

史密莎·蒙達薩德

瑪麗·貝絲·格里格斯

莎拉·尤爾凱維奇

凱西·倫茨

阿克沙特·拉蒂

凱瑟琳·雷文

潘妮·薩切特

艾米·希拉·泰特爾

維多利亞·查爾頓

諾比·梁和特里斯坦·奧布萊恩

泰勒·庫博塔

本傑明·普拉克特

勞拉·格格爾

黛西·尤哈斯

米里亞姆·克萊默

阿什利·泰勒

凱特·揚德爾

賈斯汀·豪舍爾

阿蒂什·巴蒂亞

阿什利·塔克

傑西卡·門

凱莉·奧克斯

勞倫·富格

凱瑟琳·奧西克

瑪麗莎·費森登

莫莉·布勞德夫-因德利卡託

凱莉·坡

凱特·肖

梅根·羅森

喬恩·坦南特

阿什利·布勞恩

蘇茲·蓋奇

邁克爾·格里薩夫

喬納森·張

艾莉森·舒馬赫

艾麗莎·博特略

希拉里·克拉多克

蘇珊·馬修斯

萊西·艾弗裡

伊拉娜·尤爾凱維奇

凱特·普倫格曼

尼古拉斯·聖弗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