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ci:劍橋大學學生科學雜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許多大學都有專門的學生運營的科學出版物。這些出版物是年輕科學寫作者與編輯團隊合作、建立信心和擴充套件作品集的理想場所。但它們也是即將到來的新一代科學寫作者的預告片。

我們會定期在The SA Incubator上介紹一些學生運營的科學出版物。今天,我們關注英國劍橋大學的BlueSci。《BlueSci》最新一期,第24期,內容豐富,涵蓋了精彩的科學內容,還包括一篇關於即將到來的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專題文章。《BlueSci》發表本科生到研究生各個階段學生的投稿。有些是常客,有些是新的愛好者。然而,所有投稿者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願意傳播他們對科學的熱情,正如《BlueSci》的編輯 Ian Le Guillou 所描述的那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BlueSci(發音為 blue-sy、blue-sky 或 blue-ski——我仍然不確定)是由劍橋大學成員製作的科學雜誌。雖然我們尚未收到任何教授想要撰寫文章的訊息,但我們確實有各界人士參與其中;從渴望分享新知識的大一本科生到避免撰寫論文的博士生。《BlueSci》雜誌成立於 2004 年,八年後,它已擴充套件到新聞電影廣播領域,而雜誌第 24 期剛剛印刷完成。作為編輯,我親身看到《BlueSci》依靠數十名志願者貢獻時間來撰寫、編輯和製作雜誌。儘管如此,我們從不缺少幫助;顯然,對科學傳播平臺存在強烈的需求。

通常,每期都會收到十幾篇專題文章投稿,其中五篇被選中在雜誌上發表。這裡通常是新晉科學寫作者試水的地方,他們撰寫自己熟悉的主題,要麼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與之相關,要麼是因為他們在課程中瞭解過。一年多前,我就是在這裡提交了一篇關於鳥類磁感應的文章。在第 24 期中,我們有關於心肺復甦技術發展、對稱性在科學中的作用,甚至人際關係的計算機模擬的專題文章!有些作者樂於發表一篇文章就止步於此,而另一些作者則染上了寫作癮,並在之後一期又一期地回到我們這裡。對於他們,我們有常規欄目,我們在其中關注科學的其他方面,不僅包括新穎的研究,還包括其背後的、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甚至科學與藝術的交匯之處。我們最新的常規欄目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從避孕史到的科學。

隨著 2012 年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僅剩幾個月的時間,這似乎是本期專題文章的理想主題。每期的專題文章由四位作者組成的團隊撰寫,都有一個從不同角度看待的中心主題。在研究科學如何推動人類運動能力的極限時,我們涵蓋了飲食、心理學、裝置,甚至分析了背越式跳高,以瞭解是什麼使其成為如此成功的技術。

就在我們慶祝最新一期釋出之際,我們開始展望下一期,我們的第 25 期。按照傳統,這將以適當的方式慶祝。憑藉《BlueSci》校友的文章和訪談,以及我們通常的業餘愛好者群體,它有望成為一期內容豐富、難以超越的特刊。

Ian Le Guillou

《BlueSci》雜誌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