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學生科學雜誌《Bang!》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以前的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但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許多大學都有專門的學生運營的科學出版物。這些出版物是年輕科學作家與編輯團隊合作、建立信心和擴充套件作品集的理想場所。但它們也是對新興一代科學作家未來趨勢的預告。

我們會定期在《大眾科學》孵化器部落格上報道一些學生運營的科學出版物。今天我們關注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Bang!》雜誌。《Bang!》雜誌是一本非常精美的雜誌,文章也很精彩。他們最新一期,上週剛出版,主題是“視覺”,其中包括一篇關於機器眼的文章!《Bang!》還設有一個定期更新的部落格。《Bang!》雜誌的編輯安娜·龐西將為我們詳細介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這些故事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Bang!》是牛津大學的精美圖文科學雜誌。雖然我們的目標是透過文章、部落格和推特動態讓人們及時瞭解最新的科學進展,《Bang!》雜誌不僅是為科學家而寫,也是為所有人而寫。我們希望透過其色彩豐富且圖文並茂的形式,我們可以將晦澀的科學新聞和主題轉化為直白易懂的讀物。

這個過程並非易事。雖然我們不乏為雜誌撰稿的申請,但每篇文章都需要經過仔細而嚴謹的編輯過程。我們團隊的大部分成員是理科學生,但我們確保每篇文章都由一位對文章主題一無所知的成員進行文字編輯,並由那些瞭解文章主題的人進行事實核查。

作為一個團隊,《Bang!》雜誌的成員友善且善於社交。它是一個良好的培訓平臺,為那些對科學傳播感興趣但沒有雜誌製作經驗的人提供機會,並且人們往往傾向於留在雜誌社,並在系統中逐步晉升。我們之前的許多編輯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其中一些人現在在為《泰晤士報》增刊《Eureka 雜誌》和 NASA 等專案工作!

除了編輯和創意團隊為每學期製作一期雜誌付出的大量工作之外,《Bang!》雜誌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相當龐大的機構,擁有許多分支部門,例如我們的網站和部落格團隊以及宣傳團隊。我們完全由學生運營,並作為 OSPL(牛津學生出版有限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運作,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實現財務獨立,透過覆蓋所有印刷和宣傳成本等方式。這需要我們的商務團隊付出大量努力。

最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最近啟動了一個學校專案,以每年僅 10 英鎊的價格提供雜誌訂閱。正如該雜誌旨在使科學更容易被牛津那些不再學習科學的人所接受和理解一樣,我們也希望鼓勵學童考慮在大學裡學習科學。牛津的科學界是一個充滿活力和令人興奮的場所,我們希望《Bang!》雜誌能夠反映這一點。

我們最新一期的主題是“視覺”,其中包含一篇採訪和跨頁文章,介紹了在製造機器眼方面的最新進展,目前正在牛津進行試驗。我們還糾正了一些“恐龍妄想”,正視了關於 Facebook 的事實,探討了為什麼情感是合乎邏輯的,並研究了讓人類永生的步驟。您可以在以下網址檢視本期、往期及更多內容:http://www.bangscience.org/

Anna Pouncey

編輯,《Bang!》雜誌

editor@bangscience.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