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儘管社交媒體存在諸多弊端,但數百萬使用者一致認為,其最令人愉悅的方面包括病毒式幻覺和可愛的貓咪影片。 事後看來,協同效應的潛力是巨大的——但直到 2013 年才實現,當時瑞典隆德大學的認知科學家 Rasmus Bååth 在 YouTube 影片中將這兩個要素融合在一起,影片內容是他的小貓攻擊 Akiyoshi Kitaoka 著名的“旋轉蛇”幻覺的印刷版。
截至撰寫本文時,該剪輯的觀看次數已超過 600 萬次,隨後引發了實證研究和對貓主人的網際網路調查,其中 29% 的受訪者回答說他們的寵物對旋轉蛇有反應。 2014 年發表在Psychology期刊上的結果表明——儘管並非結論性——貓在觀看旋轉蛇圖案時會體驗到幻覺運動,就像大多數人一樣。
現在,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和義大利布索倫戈 Parco Natura Viva—Garda Zoological Park 的一個研究團隊收集了更多證據,表明貓——在這種情況下,是大型貓科動物——發現旋轉蛇幻覺非常有趣。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帕多瓦大學的 Christian Agrillo 和他的合作者對早期關於家貓的研究很感興趣,著手確定 Parco Natura Viva 的獅子是否同樣容易受到運動幻覺的影響,並探索這種模式是否可以作為動物園動物視覺豐富來源的可能性。 他們的研究結果於上個月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
該團隊收集了 Parco Natura Viva 的三隻常駐母獅 Safia、Kianga 和 Lubaya 的行為資料。 為了 выяснить 獅子是否對旋轉蛇圖案特別感興趣,Agrillo 和他的同事設計了三組不同的刺激物:旋轉蛇幻覺,以及兩個對照設計。 其中一個對照刺激物在內容上與旋轉蛇相同,只是顏色段的順序被打亂,從而消除了幻覺運動效果。 第二個對照刺激物是一個非常簡化的圖案,由與旋轉蛇幻覺相同的基本元素組成。
呈現給母獅的視覺圖案:A) 旋轉蛇幻覺,B) 對照 1,以及 C) 對照 2。 A 和 B 的複雜程度相似,但只有 A 中的序列會引起人類觀察者的幻覺運動感知。 來自 Regaiolli 等人,《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 年。 圖片來源:Christian Agrillo
為了避免動物之間的競爭,科學家們展示了每種刺激物的三份副本,以便每隻母獅都擁有自己的一組顯示器進行互動。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進行了九次影片錄製,每次持續 5 小時。 該團隊還收集了關於母獅個體和社會行為的資料,包括在視覺刺激物引入其棲息地之前,以及在動物可以接觸到視覺圖案的同一時期。
母獅圍欄室外區域的視覺顯示器佈置。 來自 Regaiolli 等人,《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 年。 圖片來源:Parco Natura Viva
三隻母獅中的兩隻(Lubaya 和 Safia)更喜歡旋轉蛇幻覺,而不是兩種對照視覺圖案。 影片片段顯示,這些動物透過抓撓、咬或拖動顯示器來與幻覺互動。 這些行為表明它們被幻覺運動所吸引。
母獅互動之後。 母獅將旋轉蛇撕成碎片,而將簡單的、非幻覺顯示器(右上角)相對完整地保留下來。 來自 Regaiolli 等人,《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 年。 圖片來源:Parco Natura Viva
第三隻母獅(Kianga)對幻覺和非幻覺刺激物的反應沒有差異,但表現出與視覺圖案的引入相關的積極行為變化。 具體而言,她減少了自我梳理(過度梳理可能表明貓科動物的壓力),並增加了注意力行為,這表明顯示器提供的視覺豐富對她的福祉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這項初步調查的結果為越來越多的非人類動物增加了又一個物種,這些動物容易受到運動幻覺的影響——除了大小貓科動物外,還包括恆河猴、孔雀魚和斑馬魚。 該研究的作者總結道,最近的發現還呼籲未來探索將視覺幻覺作為動物園動物豐富計劃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