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艾倫·列維偷走你的注意力

藝術家艾倫·列維與神經科學家邁克爾·E·戈德堡合作,邁克爾·E·戈德堡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馬奧尼腦與行為中心主任,他們將變化盲視的概念應用於一個互動藝術裝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們集中注意力時,我們有時無法察覺到變化——即使是驚人的、看似不可能錯過的變化——就發生在眼前。認知科學家稱之為“變化盲視”。

變化盲視在我們的感知中非常普遍,以至於好萊塢電影製片人經常聘請連續性編輯:他們的工作是確保在場景之間和場景之間,由於剪輯過程,不會意外發生不可能的事情。看看這段影片中的一個穿幫鏡頭,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大禮堂的餐桌旁神奇地瞬間換了位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你為什麼需要專業編輯來發現這些看似巨大的錯誤,他們怎麼會錯過這個錯誤?答案是,我們的注意力系統不斷地將我們生活中不連貫的故事片段拼接在一起。我們的現實總是在變化:你的思想可能從這篇文章遊蕩到夢想成為哈利·波特,到你過去可能發現的連續性錯誤的記憶,所有這些都在閱讀這一段的過程中發生。我們的注意力系統不斷地將新的優先事項和見解拖到我們的意識前沿。這通常意味著,當我們思考其他事情時,現實生活中的事情會在某種程度上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對我們真實生活場景剪輯之間的不連續性有一定的天生容忍度。

藝術家艾倫·列維與神經科學家邁克爾·E·戈德堡合作,邁克爾·E·戈德堡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馬奧尼腦與行為中心主任,他們將變化盲視的概念應用於一個互動藝術裝置。由此產生的動畫作品《偷走注意力》最近在紐約市的普拉特曼哈頓畫廊展出,作為列維策劃的“偵查思維”展覽的一部分。觀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數出紅桃皇后在紙牌騙子的手中出現了多少次

你可能花了一些時間才意識到,當你忙於觀看三張牌蒙特戲法時,古物正在你眼前被盜。快速變化的紙牌欺騙了你,使你沒有注意到被盜的文物。

這與紙牌魔術欺騙你時大腦中發生的情況沒有什麼不同。每當你關注某件事時,你的大腦會自動且強有力地抑制其他與任務無關的資訊。魔術師並不是從字面上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而是創造了注意力點,我們的感知和認知系統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這些點上。結果是,我們的大腦做了髒活累活,把魔術師不想讓我們注意到的任何東西都扔進了垃圾堆。

集中注意力不是突出我們感興趣的東西,而是消除周圍的一切。

列維在參加2008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館長唐尼·喬治·尤卡納的講座時,找到了《偷走注意力》的靈感。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的一個晚上,尤卡納在博物館待到很晚,因為有傳言說掠奪者會在當晚襲擊博物館。在隨後發生的古物掠奪事件中,一名掠奪者走近尤卡納,讓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從博物館偷東西,而是偽裝成掠奪者藏身其中,目的是營救一些最重要的文物,以便在安全後歸還。

在列維的藝術作品中,拿著紙牌的手“掩蓋了文物正在一件一件地從博物館的架子上被移走的事實,文化遺產和生命正在喪失”。

就像魔術一樣。

要了解更多關於注意力不集中錯覺的資訊,請閱讀我們即將出版的《大眾科學·心靈》“錯覺”專欄,“注意!”

Susana Martinez-Conde is a professor of ophthalmology, neurology, and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at SUNY Downstate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in Brooklyn, N.Y. She is author of the Prisma Prize–winning Sleights of Mind, along with Stephen Macknik and Sandra Blakeslee, and of Champions of Illusion, along with Stephen Macknik.

More by Susana Martinez-Con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