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以下文字部分轉載自2016年《大眾科學·思想》關於錯覺的特刊。
在山姆大叔242歲生日之際,這是一篇經典之作,我們曾在之前關於面部錯覺的文章中介紹過。
在這幅由藝術家和插畫家詹姆斯·蒙哥馬利·弗拉格繪製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招兵海報中描繪的影像中,無論您從哪個角度觀看,山姆大叔的眼睛和手指似乎都直接指向您。當您在藝術博物館觀看肖像畫時,也會體驗到同樣的錯覺,他們的畫中眼睛似乎會跟隨您走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4年,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視覺科學家揚·科恩德林克、安德烈·範·多恩和阿斯特麗德·卡珀斯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詹姆斯·託德進行了一項研究,結論是,與普遍看法相反,這種引人入勝的錯覺並不需要畫家特殊的藝術天賦。相反,所需要的只是肖像的主題直視前方,而觀察者的視覺系統則負責其餘的工作。一個看似簡單的解釋是,當我們觀察真實的三維物理世界中的人臉(或任何其他物體)時,指定近點和遠點的視覺資訊會隨著我們的視角而變化。但是,當我們觀察懸掛在牆上的二維繪畫或照片,或者像山姆大叔這裡描繪的海報時,定義近點和遠點的視覺資訊不會因我們的視角而改變。然而,大腦會將此資訊解釋為與三維物體有關。這種解釋正是造成肖像的眼睛在跟隨你的怪異感覺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