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縱然希望已逝去,
或在一夜,或在一天,
或在幻覺中,或全然虛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難道因此就消逝得少些嗎?
我們所見或所感的一切
不過是夢中之夢。"
《夢中之夢》 (1849) 作者:埃德加·愛倫·坡
火星——一個遙遠的外星世界,但它與地球有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它的自轉週期幾乎與地球相同,為 24 小時 39 分 21.67 秒(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 1777-1783 年間測量),這顆行星擁有大氣層,並且地表在季節更替中呈現週期性變化。
第一幅火星表面圖於 1638 年出現,由義大利天文學家弗朗切斯科·豐塔納繪製,1645 年荷蘭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製作了第一張“科學準確”的地圖,他認為地圖上顯示了巨大的“沙漏”狀海洋(今天被稱為 錫爾特斯 Major,火星南部高地)。1672 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1625-1712)注意到南極有一個白色斑塊,1704/1719 年,卡西尼的侄子賈科莫·菲利波·馬拉爾迪(1665-1729)也在北極發現了這樣一個斑塊。威廉·赫歇爾提出這些是極地冰蓋,冰川的範圍在火星季節期間會發生變化。極地冰蓋的融化也暗示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
圖 1. 普羅克特 (1876) 的 “異於吾土的世界” 中首次廣泛釋出的火星地圖之一 (公共領域影像)。
19 世紀,改進的望遠鏡使得更精確的地圖成為可能。法國天文學家卡米耶·弗拉馬利翁(1842-1925)分析了超過 2600 幅火星圖,並在 1876 年出版了一張非常詳細的地圖,地圖上已經顯示了兩個大洋、22 個湖泊、四個海峽和五大洲。弗拉馬利翁認為,地球和火星非常相似,以至於訪客不會注意到實質性的差異
“河流,在鵝卵石河床中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小溪流過平原,或帶著瀑布消失在山谷中,寬闊的河流緩慢地流過大地,最終消失在大海中。”
圖 2. 弗拉馬利翁 (1881) 的 “天空之陸” 中的火星地圖 (公共領域影像)。
但迄今為止最著名的火星描述來自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斯基亞帕雷利·維爾吉尼奧(1835-1910)。斯基亞帕雷利對雙星系統很感興趣,但在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傑洛·塞奇神父描述了火星上奇怪的規則結構後,他決定嘗試他的新望遠鏡(義大利王國成立後最早的望遠鏡之一)是否也可以用於研究其他行星的表面。
他將這些結構命名為 “canali”,這是一個模稜兩可的術語,可以指人工 “運河”,但更適合指天然的 “河床和水道”。事實上,斯基亞帕雷利將 canali 簡單地描述為窪地,水可以透過這些窪地從冰蓋流向赤道海洋。他指出
“沒有必要假設這是智慧生物的作品,儘管整個系統具有幾何外觀,但我們傾向於認為它起源於行星的演化過程中,就像地球上的英吉利海峽或莫三比克海峽一樣。”
斯基亞帕雷利,1882 年
斯基亞帕雷利是最早注意到 canali 在火星年期間會改變形狀、大小甚至數量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懷疑這是由行星上週期性的洪水事件引起的,當時兩極的冰川在火星春季融化。
儘管斯基亞帕雷利最初對火星表面的描述較為保守,但他並沒有排除火星適合居住(甚至有人居住)的可能性——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1895 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火星上的生命”——他在文章中推測了這種可能性。自 1882 年以來觀察到的運河系統明顯的變化可能是火星人用來灌溉乾燥的赤道地區的複雜灌溉系統的結果。他甚至試圖描述火星文明的社會結構,認為如此巨大的建築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來建造和監控,因此他假設火星由一個社會主義和愛好和平的社群統治
圖 3. 根據斯基亞帕雷利的說法,(臭名昭著的)火星運河/水道,來自弗拉馬利翁 (1892) 的 “火星行星” (公共領域影像)。
不僅有人居住,而且是文明行星火星的想法,隨著美國人帕西瓦爾·洛厄爾(1855-1916)的著作而變得非常流行。洛厄爾的同事和朋友威廉·亨利·皮克林正確地指出,幾個世紀以來在火星上觀察到的黑暗區域不可能是海洋,因為它們缺乏水波上預期的反射。皮克林表示,這可能是某種植被覆蓋了火星上的山丘。觀察到的週期性變化表明,這種植被在乾旱時期消失,露出了更明亮的火星表面。洛厄爾將這些推測融入了他自己對火星的看法中——火星人正試圖透過建造越來越多的運河來延長生長期,以便將珍貴的水分配到整個星球。
“這顆行星的乾涸肯定會持續下去,直到它的表面無法支援任何生命。時間將緩慢但肯定地將其熄滅。當最後的餘燼被熄滅時,這顆行星將作為一個死寂的世界在太空中滾動,它的進化生涯將永遠結束。”
假想的智慧火星人的存在也激發了第一批科幻小說作家。1865 年,法國作家亨利·德·帕維爾(1838-1909;弗拉馬利翁的朋友)的書籍 “Un habitant de la planéte Mars” (火星居民)報道了一具火星木乃伊的發現,這具木乃伊是在美國的一次鑽探作業中發現的,並儲存在一塊埋藏的隕石中*
“一些部分似乎已經碳化,短腿在提取過程中受損,頭部完好無損,沒有頭髮,取而代之的是光滑的、皮革狀的皮膚,三角形的大腦,……[]……沒有鼻子,而是一個短小的鼻子,一張小嘴,裡面有一些牙齒,兩個眼眶,眼球在過去被移除,因為那裡形成了石灰石……”
圖 4. 來自弗拉馬利翁 (1881) 的火星木乃伊 (公共領域影像)。
德·帕維爾的虛構描述基於對火星環境的最新推測,非常引人入勝,以至於弗拉馬利翁在他的著作 “Les terres du ciel” (1884)中使用了火星人的描繪,他在書中討論了我們太陽系中的生命。
“火星上的生物條件與地球非常相似,那裡有山脈、海洋、大陸和極地冰蓋。因此可以推斷,那裡也存在與我們人類非常相似的生物。”
德·帕維爾,1865 年
這一切都基於從地球上進行的觀測——即使是最好的望遠鏡也只能提供模糊的火星影像。自然主義者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提出的反對火星適宜居住的論據(他認為火星上太冷,無法存在液態水)很難跟上那些顯示類地火星的引人入勝且神秘的地圖。
只有在 1964 年,一顆發射到火星的探測器將永遠改變我們對火星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德·帕維爾想象火星木乃伊到達地球是因為一塊隕石撞擊了火星,並將它的一部分表面拋射到太空。1996 年,美國宇航局宣佈在火星隕石 ALH 84001 中發現了 推測具有生物起源的結構 。
參考書目
BASALLA, G. (2006): 宇宙中的文明生命:科學家論智慧外星人。 牛津大學出版社:233
EISFELD, R. & JESCHKE, W. (2003): 火星熱——前往紅色星球的覺醒:幻想與現實。 Droemer-Verlag,慕尼黑:272
LOWELL, P. (1908): 火星作為生命之所。 麥克米倫公司,紐約:288
LOWELL, P. (1911): 火星及其運河。 第 3 版。麥克米倫公司,紐約:393
OESER, E. (2009): 尋找第二地球——太空探索的幻想與現實。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ft-Darmstadt:208
PROCTOR, R.A. (1867): 異於吾土的世界 - 第一部分 - 科學。 P.F. Collier & Sons,紐約: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