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1985年11月13日下午15:00(當地時間),火山開始噴發,火山口出現較小的爆炸。火山灰被風吹向東北方向,但在阿梅羅(哥倫比亞)市僅發生了少量降灰,該市位於“庫曼戴”(當地土著人過去對這座火山的稱呼,意為“冒煙的鼻子”)以東48公里處。
傍晚,火山噴發的強度增加,但對於內華多·德·魯伊斯火山來說,這仍然只被認為是中等規模的事件。晚上23:00,阿梅羅市的大部分25,000居民都在睡覺,儘管他們對遠處山上傳來的聲音有些擔憂,但突然——正如一位目擊者描述的那樣——“世界尖叫了起來”。
地下在震動,隨之而來的是可怕的轟鳴聲。水和碎屑的混合物淹沒了整個城市。在20到30分鐘內,發生了三到四次火山泥流(火山物質的泥石流)。一些倖存者後來報告說,第一波是由冷泥形成的,隨後是熱泥波。近22,000人死於這些火山泥流,泥流從火山頂峰流下,沿著拉古尼拉斯河谷到達阿梅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影片 1。 世界衛生組織製作的影片,記錄了阿梅羅的災後情況和救援行動(影片顯示了受害者和傷員 - 建議觀眾酌情觀看)。
內華多·德·魯伊斯火山(海拔5389米)的火山性質在古代就已為人所知,正如當地土著名稱所揭示的那樣。這座火山在歷史時期於1595年和1845年噴發;早在上次噴發期間,火山泥流就造成拉古尼拉斯山谷1000人死亡。
1985年之前,人們注意到山頂有蒸汽存在,一個小冰川湖填滿了火山口底部。1984年11月,強烈的地震活動開始,可能標誌著火山內部岩漿的緩慢上升。在過去一年中,即1984年12月至1985年9月之間,火山活動穩步增加。1985年11月相對較小的噴發部分融化了覆蓋內華多·德·魯伊斯火山的冰川(估計佔冰面積的10%),形成了火山泥流,對火山周圍的山谷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災難發生後,一場關於責任的激烈辯論開始了,整個區域的彙編危險地圖(哥倫比亞最早的危險地圖之一)被廣泛忽視和誤讀,火山活動訊號也是如此。當局事先被告知,阿梅羅位於1845年火山泥流的沉積物之上,即使是小規模噴發也可能再次發生類似的災難。災難發生後,哥倫比亞政府制定了一項特別計劃,以防止未來發生此類事件。
參考書目
DECKER, R. & DECKER, B. (1991): 火山之山:火山的本質。《劍橋大學出版社》。劍橋: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