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失落的黃金之地(以及木乃伊化的狒狒)

“突然,我聽到一聲雷鳴般的巨響,我以為那是海浪的聲音。樹木搖晃,大地移動。我揭開臉,看到一條蛇靠近……[]……它的身體覆蓋著黃金,顏色像真正的青金石……[]……它 [...]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突然,我聽到一聲雷鳴般的巨響,我以為那是海浪的聲音。樹木搖晃,大地移動。我揭開臉,看到一條蛇靠近……[]……它的身體覆蓋著黃金,顏色像真正的青金石……[]……那是蓬特之地的王子……

遇難的水手”,公元前2200年

1871年5月9日,經過一年的尋找,德國地質學家卡爾·毛赫終於看到了他所希望看到的:巨大的石制建築遺址——一座失落已久的城市的遺蹟,至少對歐洲探險家而言是這樣。當地的紹納部落人民很瞭解這些遺址,在他們的語言中,這些建築被稱為“dzimba woye”——受尊敬的房屋——由一個古老的非洲文明在很久以前建造。然而,毛赫遵循他那個時代的種族觀念,確信這些建築“不可能由黑人建造”。*他認為他發現了傳說中奧菲爾城的遺址,這座城市由一個未知的文明建造,在傳說中以其中蘊藏的巨大財富而聞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聖經引用奧菲爾為一個未知的地點,所羅門王從那裡獲得了黃金、白銀、檀香木、寶石、象牙、猿猴和孔雀等貢品。許多學者試圖確定這個富饒之地的確切位置。對奇異動物的提及指向了非洲大陸,然而在1857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裡希·費迪南德·卡爾·布魯格施將奧菲爾定位在阿拉伯半島。其他考古學家將奧菲爾與另一個傳奇之地聯絡起來——“塔內傑”,眾神之地,也被古埃及人稱為黃金之地或神話之地蓬特

蓬特似乎不僅僅是傳說,因為一些石刻甚至展示了自然主義的準確景象。早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埃及法老就派遣探險隊前往蓬特,以獲取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銀、琥珀金和稀有寶石。在托勒密十二世統治下建造的阿特里比斯神廟中,一塊浮雕顯然展示了蓬特生長的各種樹木。蓬特,似乎是一個茂盛的熱帶土地,與埃及沙漠截然不同。1858年,法國考古學家奧古斯特·費迪南德·弗朗索瓦·馬裡耶特代爾拜赫裡神廟中的一塊浮雕(為著名的女王哈特謝普蘇特建造的陵廟)解讀為真實地描繪了前往遙遠的蓬特之地的探險。根據所展示的動物和植物,一些研究人員試圖確定這個港口的準確位置。

圖1.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中永恆的蓬特探險。船隻在未知地點的港口裝載著獻給法老的珍貴禮物,以及異國情調的動植物作為貢品。注意船上的狒狒(來自J. DÜMICHEN “Die Flotte einer ägyptischen Königin aus dem 17. Jahrhundert vor unserer Zeitrechnung” 1868,公共領域影像)。

完整的浮雕展示了五艘裝載著黃金、樹木和異國動物的船隻,如豹子、猿猴和長頸鹿——所有這些物種都可以在非洲大陸找到。在海中,浮雕展示了各種魚類:動物學家確定了其中一些生活在非洲海岸,但也生活在阿拉伯半島沿岸。生產乳香和沒藥的植物,是古埃及每次宗教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乳香屬沒藥樹,原產於阿拉伯半島(阿曼、葉門)和非洲(吉布提、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東北部)。

也許透過研究地質學,可以將蓬特的位置追溯到非洲?即使在今天,在厄利垂亞仍然可以發現黃金,它與內陸高原的古老變質岩有關。納赫爾·卡什河以其含金沉積物而聞名。在衣索比亞,黃金也與前寒武紀變質岩有關,這些岩石位於阿法爾低地以西,那裡的近期火山岩標誌著非洲板塊的大裂谷系統。這個前寒武紀基底的東部部分位於索馬利亞北部海岸。沙烏地阿拉伯的整體地質——尤其是葉門和阿曼——的特徵是年輕的沉積物,大多缺乏黃金。

圖2.非洲東北部的簡化地質圖以及蓬特的可能位置,如古老(前寒武紀)變質岩和含金巖的露頭所示(棕色)。梅爾薩·加瓦西斯是紅海古埃及的港口。

但是地質學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線索來尋找失落的蓬特之地。從蓬特帶回的禮物中也有異國情調的活體動物,如狒狒(狒狒屬),正如在代爾拜赫裡浮雕上看到的那樣。2010年,研究人員分析了在帝王谷的墳墓中發現的3000年曆史的木乃伊化狒狒(重要人物,如法老家庭的寵物)的毛髮樣本。

每個生物體都必須喝水,水由兩種元素組成:氫和氧。這兩種元素都可以以不同的同位素形式存在,具有略微不同的化學性質。泉水的氧同位素特徵可以是獨特的,並受泉水地質學和位置控制。透過將古代毛髮樣本的結果與生活在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葉門、烏干達和莫三比克的現代動物的毛髮樣本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與來自衣索比亞東部和厄利垂亞的動物的同位素相似性最高。

謎團解開了嗎?好吧,只能從一隻狒狒身上識別出同位素特徵,而定位仍然非常模糊。對神話(及其寶藏)的尋找仍在繼續……

*英國考古學家格特魯德·卡頓-湯普森在1929年證明,大辛巴威和建造這些紀念碑的文明起源於非洲。

參考文獻

布朗,D.M.和林奇,J.(1995):非洲的輝煌遺產(失落的文明)。時代-生活-圖書:168

弗蘭茨,A.(2011):神話般的黃金之地蓬特。《科學影像》9(11):68-75

霍利漢,P.F.(1996):法老的動物世界。泰晤士河和哈德遜河:237

施呂特,T.和特勞特,M.H.(2006):非洲地質圖集 - 附有每個國家的地層學、構造學、經濟地質學、地質災害和地質遺址的註釋。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出版社:255

My name is David Bressan and I'm a freelance geologist working mainly in the Austroalpine crystalline rocks and the South Alpine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cover-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Alps. I graduated with a project on Rock Glaciers dynamics and hydrology, this phase left a special interest for quaternary deposits and modern glacial environments. During my research on glaciers, studying old maps, photography and reports on the former extent of these features, I became interested i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eomorphologic and geological concepts by naturalists and geologists. Living in one of the key area for the history of geology, I combine field trips with the historic research done in these regions, accompanied by historic maps and depictions. I discuss broadly also general geological concepts, especially in glaciology, seismology, volcanology, palaeont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ety and geology.

More by David Bress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