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不僅是一位勇敢的探險家和古生物學家,還是一位有天賦的推廣者。 中亞探險隊 配備了攝像機,以記錄整個工作過程。 由於當時條件非常艱苦——只有頻繁的沙塵暴才能緩解烈日的炙烤——許多展示化石發現和挖掘的場景可能是在實際工作完成後進行擺拍的。
探險隊攝影師約翰·B·沙克爾福德拍攝的許多照片都顯示了著名的恐龍巢穴中充滿了儲存完好的“原角龍”蛋(實際上是竊蛋龍蛋)。當它們首次被發現時,不太可能儲存得如此完好。更奇怪的是,流行文化中普遍認為每個巢穴都恰好包含十二個蛋,也許這種誤解是受到後來出版的重建巢穴照片的影響。
事實上,在安德魯斯最初的描述中,每個巢穴中的蛋的數量各不相同,從三個到九個不等,只有一個例子中他提到了十三個蛋,但它們是嵌入在一個沉積物塊中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圖1. 1923年拍攝的(少於十二個)恐龍蛋的原始照片,發現於火焰崖,來自ANDREWS, R.C. ed. (1932): 《中亞新徵服——1921-1930年蒙古和中國中亞探險隊探險紀實》(公共領域影像)。
參考書目
DAVIDSON, J.P. (2008): 《古生物學插圖史》。印第安大學出版社,布盧明頓: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