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郵票:郵政服務、史前波普藝術與抄襲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第一枚以史前生物為主題的郵票是印度(1951年)發行的一枚郵票,為了慶祝印度地質調查局成立一百週年,郵票上展示了化石象物種Stegodon ganesca的重建圖。1958年,古巴發行了一枚紀念博物學家卡洛斯·德拉託雷·伊·韋爾塔(1858-1950)的郵票,郵票上展示了巨型地懶Megalocnus rodens

同年,中國發行了第一枚展示恐龍的郵票——中國蜥腳類恐龍祿豐龍。比利時緊隨其後發行了更著名的禽龍。從那時起,恐龍將出現在波蘭和聖馬利諾(1965年)、剛果(1975年)、德國(1977年)、蒙古和尼加拉瓜(1987年)發行的郵票上。美國將在1989年發行四枚郵票,分別獻給翼龍霸王龍、雷龍和劍龍

圖1.聖馬利諾小共和國發行了一套九枚郵票,展示了雷龍、腕龍、翼龍、蛇頸龍、霸王龍、劍龍、上龍、禽龍和三角龍——大多顏色暗淡(所有影像均為公共領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圖2. 一套有趣的坦尚尼亞迷幻郵票(1991年),展示了第一批(非常)色彩鮮豔的恐龍。

圖3. 許多恐龍郵票版本的目的是為了收藏家——因此通常比科學準確性更具審美吸引力。有時,主題甚至只是從其他藝術家或出版物中複製而來,例如這兩個樣本,複製自簡·伯頓的鹽龍道格·亨德森的霸王龍

圖4. 賴索托於1984年發行了第一批展示恐龍足跡的郵票。

圖5. 波蘭版本中的進化階梯,藝術家安德烈·海德里希的插圖(他還設計了廣告海報和波蘭紙幣)。

圖6. 不僅是“活恐龍”——德國系列(1990年)用恐龍骨骼慶祝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成立100週年。

圖7. 結束...

參考書目

THENIUS, E. & VAVRA, N. (1996): Fossilien im Volksglauben und im Alltag - Bedeutung und Verwendung vorzeitlicher Tier- und Pflanzenreste von der Steinzeit bis heute. Senckenberg-Buch 71, Waldemar Kramer Verlag - Frankfurt am Main: 179

My name is David Bressan and I'm a freelance geologist working mainly in the Austroalpine crystalline rocks and the South Alpine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cover-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Alps. I graduated with a project on Rock Glaciers dynamics and hydrology, this phase left a special interest for quaternary deposits and modern glacial environments. During my research on glaciers, studying old maps, photography and reports on the former extent of these features, I became interested i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eomorphologic and geological concepts by naturalists and geologists. Living in one of the key area for the history of geology, I combine field trips with the historic research done in these regions, accompanied by historic maps and depictions. I discuss broadly also general geological concepts, especially in glaciology, seismology, volcanology, palaeont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ety and geology.

More by David Bress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