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詛咒的冰川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曾經,在阿爾卑斯山漫長而寒冷的冬夜裡,人們聚集在壁爐旁,互相講述古老的故事或神話。

其中一些神話解釋了冰川的起源或與冰川的詛咒有關。據說,各種冰川都是古代詛咒的結果:瑞士的Langgletscher冰川,多洛米蒂山的Marmolada冰川,薩爾茨堡的Übergossene Alm冰川和Pasterze冰川,蒂羅爾州的Vernagt- 和 Guslarferner冰川等等。

圖1. 2007年的Vernagtferner冰川 (點選圖片放大)。古老的神話傳說,這座冰川覆蓋著古代城市奧納納和達納納的遺址,很久以前因居民的傲慢而被詛咒。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細節有所不同,但神話的總體結構非常相似:很久以前,在今天冰川所在的地方,存在著一座富裕的城市,周圍環繞著肥沃的牧場。不幸的是,財富腐蝕了居民,他們浪費了財富,有一天,他們決定用牛奶和麵包來清潔城市的街道。當一個乞丐要一塊麵包時,妄自尊大的居民拒絕了他這個卑微的要求。於是,乞丐詛咒了這座城市,烏雲籠罩天空,山上開始下起大而持久的雪。當太陽再次出現時,城市和牧場已經消失,永遠消失在冰川之下。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神話是基於對“小冰期”期間冰川前進的觀察,“小冰期”是阿爾卑斯山地區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降溫時期。

毫無疑問,當地人注意到了冰川質量和長度的變化,尤其是在前進的冰川延伸到山谷並威脅到人們或其財產時。1781年,瑞士牧師雅各布·塞繆爾·魏滕巴赫在一份旨在調查冰川危險的報告中指出:

根據現有文獻,我們能否向自己證明,由於我們冰山的推進以及我們過去對最適宜土地的濫用,目前大部分土地已被冰川覆蓋……[]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受詛咒的冰川之一是韋爾納格特費納冰川。這座冰川以其在小冰期期間的反覆前進而聞名。冰川並沒有威脅要活埋人們(即使存在冰川下埋葬城市的傳說),但前進的冰川反覆阻礙了羅芬山谷,形成了一個冰壩。其他冰川的融水隨後形成了一個名為“羅芬湖”的冰川湖。

圖2. 製圖師彼得·阿尼奇於1774年出版的歷史性“蒂羅爾地圖集”展示了1600年至1771年間的情況,當時韋爾納格特冰川阻擋了羅芬山谷。冰壩和其他冰川的融水形成了羅芬湖(公共領域影像)。

冰壩可能非常不穩定,羅芬湖多次潰壩導致了災難性的洪水,最早有記載的一次發生在1600年。

當地人亞伯拉罕·耶格爾在一年後被派往山谷,向當局報告所有這場災難的源頭。

這樣的冰川不像其他冰川那樣被光滑的冰覆蓋,而是佈滿了許多山峰、水池和裂縫,顏色奇異,人們對此驚歎不已。[這種景象]。

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冰川前進的唯一解釋是女巫和巫師的惡行。1678年,又一次災難性爆發後,當地人託曼·約赫爾被監禁,被指控對天氣施了魔法,並於1680年8月8日被處決。

在1771年至1772年間,又有一個湖泊開始形成,當局在一份報告中總結了預防災難的可能措施:

唯一的應對措施是在山谷一側修建一條運河,還有祈禱……[]

這並沒有太大幫助;編年史記載了1845年和1848年進一步的災難性洪水。

圖3和圖4. 藝術家魯道夫·雷施雷特在1911年描繪的前進和後退的韋爾納格特費納冰川(坐在圖畫前景中的人)。著名地理學家S·芬斯特瓦爾德教授在19世紀末編制了這座冰川的第一張現代地圖,他對前進的韋爾納格特費納冰川感到驚訝,然而,冰川似乎並不欣賞這位教授的品味(公共領域影像)。

另一座冰川也因非常相似的原因而令人恐懼。與韋爾納格特費納冰川一樣,Gurgler Ferner冰川也多次阻擋山谷,融水形成了冰川湖朗塔勒湖(或古格勒湖),該湖在1717-1724年、1770-1774年、1845年和1848年經歷了爆發。這裡安裝了一個簡單但有效的警告系統:如果不斷增長的湖泊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爆發,信使就會被派去向人們發出警告“冰川來了!

圖5. 在製圖師K.A. 索恩克拉爾於1861年出版的地圖中,描繪了朗塔勒湖。主山谷中前進的古格勒冰川形成了一個冰壩(公共領域影像)。

圖6和圖7. 朗塔勒山谷的景色(點選圖片放大),約在1850年,前景中的主山谷被古格勒冰川覆蓋。在兩個山谷的交匯處形成了冰川湖朗塔勒湖。今天仍然可以在野外辨認出湖泊沉積物和湖岸線。

災難性的洪水和冰川變得如此出名,以至於1605年,製圖師瓦爾蒙德·伊格爾將它們放在他的地圖上,稱為“Glacies continua et perpetua”(永恆和持續的冰),這是受詛咒的冰川的第一個製圖描繪。

參考書目

HAID, H. (2004): Mythos Gletscher. Pro Vita Alpina - Loewenzahn, Innsbruck/Bozen: 112

HAMBREY, M. & ALEAN, J. (2004): Glacier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7

KRAINER, K. & SPIELER, A. (1999):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ice-damned lakes in the Ötztal Alps (Austria). Zeitschrift für Gletscherkunde und Glazialgeologie Bd.35 (1): 65-86

My name is David Bressan and I'm a freelance geologist working mainly in the Austroalpine crystalline rocks and the South Alpine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cover-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Alps. I graduated with a project on Rock Glaciers dynamics and hydrology, this phase left a special interest for quaternary deposits and modern glacial environments. During my research on glaciers, studying old maps, photography and reports on the former extent of these features, I became interested i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eomorphologic and geological concepts by naturalists and geologists. Living in one of the key area for the history of geology, I combine field trips with the historic research done in these regions, accompanied by historic maps and depictions. I discuss broadly also general geological concepts, especially in glaciology, seismology, volcanology, palaeont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ety and geology.

More by David Bress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