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日本位於至少四個岩石圈板塊的碰撞帶:歐亞/中國板塊、北美板塊、菲律賓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些板塊的持續運動會產生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會不時以不同強度和影響的地震和海嘯的形式釋放出來(地質學家Callan Bentley詳細討論了日本列島的地質環境)。
關於強烈地震的書面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 1600 年前。然而,直到 1860 年,日本的博物學家對探索地震的原因的興趣遠不如對這種非凡事件的影響感興趣,並且神話般的解釋盛行。
公元 1600 年,日本貴族德川家康選擇江戶村(現代東京)作為他的新住所,三年後,這裡成為統一的日本的首都。這座城市迅速發展,很快就達到了數十萬居民——成為當時最大的城市之一。不幸的是,東京灣的這個戰略位置過去是而且今天仍然是一個地震活躍地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圖 1. 1669 年一位匿名的歐洲藝術家出版的銅版畫,可能描繪了 1650 年江戶的地震。目前尚不清楚這位藝術家是否親身經歷了地震,還是根據目擊者的描述繪製了這幅圖,但這仍然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日本地震插圖之一(公共領域的影像)。
1703 年 12 月 31 日,日本遭受了一場強烈地震的襲擊,根據麥加利震級,重建後的強度為 8 級。在江戶,大多數木製建築倒塌。地震及其餘波(如洪水和火災)導致估計 15 萬人喪生。超過 6500 人死於海嘯,海嘯在相模灣和房總半島造成嚴重破壞。
1855 年 11 月 11 日,一次最重要的歷史地震襲擊了東京,造成 16,000 至 20,000 人死亡。數百幅木刻畫(尤其是以鯰魚繪的形式)重述了這一事件及其後果。
圖 2 和 3. 匿名的當代木刻畫,顯示了安政江戶大地震前後江戶的情形(公共領域影像;來源:《記錄災難:日本歷史上的自然災害,1703-2003》,日本歷史博物館基金會,千葉,2003 年)。
1891 年 10 月 28 日,濃尾農業地區發生了 8 級地震。現代建築和傳統房屋遭到破壞或倒塌,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家園,7,000 人喪生。
英國地質學家約翰·米爾恩(1849-1913)於 1880 年創立了日本地震學會,他研究了這次地震的影響,並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專著《1891 年日本大地震》。日本地質學家小藤文次郎在同一事件中觀察到了地表錯位,並認識到地震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斷層不是地震的結果,而是沿斷層的運動引起地震波。
在 19 世紀下半葉和 20 世紀初,關於地震的科學研究在日本迅速建立起來。
大森房吉(1868-1923 年)是日本地震研究所所長,他研究了東京周圍的地震發生情況,並在 1922 年指出
“目前東京的直接區域在地震上是平靜的,而在東京周圍約 60 公里的山區,經常會引發地震,雖然首都可能會感覺到這些地震,但實際上是無害的,因為受影響的地區不屬於更大的破壞性地震帶。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地區的地震活動將逐漸減少;與此同時,東京灣的地震活動將增加,並可能引發強烈的地震。震中距東京有一定距離的地震將產生區域性的破壞性影響。"
一年後,即 1923 年 9 月 1 日,橫濱市和東京再次遭受地震襲擊,今天人們稱之為關東大地震。超過 99,000 人死於建築物倒塌、10 至 12 米高的海嘯和火災。超過 40,000 名遇難者的屍體從未被找到。
圖 4.“很好地瞭解了地震和火災對東京造成的巨大破壞。隨信附上幾張在東京帝國飯店頂部拍攝的照片,它是地震區唯一倖存下來的酒店。” J.H. Messervey,1924 年 3 月 5 日的信;公共領域的影像,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圖片庫。
1948 年 6 月 28 日,美國攝影師卡爾·邁丹斯訪問了福井市,以記錄這個重要工業地區的戰後發展。當地時間 17:14,邁丹斯在美國軍事基地被一場強烈的地震所震驚,他回憶說
“地面的水泥碎裂了。盤子和桌子朝我們臉上轉動,我們都發現自己被捲入了一場瘋狂的舞蹈……[]……當我發現自己在門附近時,我就朝那個方向移動。但是地板從我的腳下溜走,我撞上了一堵搖搖欲墜的牆。”
邁丹斯轉身去拿他的相機,並在接下來的 15 個小時裡記錄了福井的絕望和破壞。超過 5,131 人喪生。根據邁丹斯的說法,大多數遇難者是在地震後的廢墟和火災中被困而死的。邁丹斯後來提倡分發配備斧頭和其他重型工具的緊急工具箱,以清除碎片。
1995 年 1 月,工業城市神戶遭受了一場 7.2 級地震襲擊,這是自 1923 年以來日本最強烈的地震。超過 6,000 人喪生,超過 30 萬人失去了家園。
圖 5.日本簡化地圖,顯示了過去 100 年裡里氏震級超過 7 級的地震以及主要的重大歷史事件(資料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2005 年,地震資料來自“使用 GIS 探索非洲的自然和文化地理”,另請參閱“1900-2007 年地球地震活動,日本及其附近地區”)。
2011 年 3 月 11 日的毀滅性海嘯是由有史以來記錄的最強地震引發的,一年後,餘震仍然集中在海嘯發生的地區。
參考書目
BOLT, B.A. (1995): Erdbeben - Schlüssel zur Geodynamik. 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Berlin: 219
GUNN, A.M. (2008): Encyclopedia of Disasters -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s and Human Tragedies. Vol.1. Greenwood Press, London: 733
KITAHARAK, I. et al. (2003): Documenting Disaster, Natural Disasters in Japanese History, 1703-2003. Nat. Museum of Japanese History, Chiba.
KOZAK, J. & CERMAK, V. (2010):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Springer-Verlag: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