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哈蘭貝,一隻17歲的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在辛辛那提動物園被殺死,以拯救一個掉進他籠子的四歲孩子的生命。對於這個男孩是否真的處於危險之中,以及誰應該為此負責,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動物園(為什麼男孩能夠進入圍欄,為什麼沒有給哈蘭貝注射鎮靜劑?)、他的母親還是兩者都有責任?玩責備遊戲不會讓哈蘭貝復活,對我來說,真正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為什麼哈蘭貝被殺,是“哈蘭貝最初為什麼會在動物園裡?”
當我觀看事件的錄影時,我想起了1996年發生在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的一起事件,當時一隻名叫賓塔·朱阿的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救了一個掉進她圍欄的3歲男孩。她成為了一位世界名人。我還想到了電影《金剛》。
全世界的人們都對哈蘭貝的死感到憤怒。這種全球性的關注是人們對人與動物關係的認識不斷提高的一部分,這也是一個名為人類動物學的快速發展領域的研究重點。人們對人類如何以及為何在各種場所使用非人類動物——即動物——非常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是為了“人類娛樂的名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哈蘭貝在動物園裡是因為他是圈養出生的,而飼養那些將在籠子裡度過餘生的動物會引發許多問題。然而,這正是哈蘭貝生活在辛辛那提動物園的原因。作為一隻被動物園圈養的動物,哈蘭貝失去了所有的自由——選擇如何生活、吃什麼、何時睡覺和上廁所、在哪裡漫遊,以及是否成為父親的自由。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說哈蘭貝在動物園裡過著“美好的生活”,但這遠遠比不上他在野外作為一隻野生大猩猩所過的生活,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風險。實際上,人們可能會認為人們看到的動物並不是真正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當然也不是他這個物種的代表。
哈蘭貝的籠子也是他的家,他感到安全的地方。當男孩掉進他的家時,這算是一種侵入,很可能哈蘭貝被嚇了一跳,可能感到脆弱和沒有保護,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不要忘記,大猩猩和許多其他動物都是高度聰明和情感豐富的生物,他們非常關心自己、家人和朋友的遭遇。在這種情況下,哈蘭貝做了他該做的,他抱起了男孩,但他沒有傷害他。當然,哈蘭貝本可以在一瞬間殺死男孩,但他沒有。
在我寫的另一篇文章中,對哈蘭貝行為的分析表明,他正在做人們期望一隻西部低地大猩猩對一個年輕人做的事情。哈蘭貝對孩子的抱持和對年輕人的庇護是保護的標誌。他似乎並不害怕。他檢查了男孩,但也注意到了看到發生的事情的人群的反應,以及孩子母親和兒子之間的交流。
在這方面,與動物園動物打交道的人員必須詳細瞭解它們的行為,並且最好在緊急情況下召集那些最瞭解這些個體的人員——每天與特定個體互動的人員。每隻動物都有獨特的個性,這種知識可以用來避免哈蘭貝的悲劇發生。
對於那些想更多瞭解哈蘭貝的頭腦和內心的人來說,可以想想你的伴侶犬,例如。當有人侵入它們感到安全的地方時,它們會如何反應?我喜歡讓人們用他們的伴侶動物來彌合同理心差距,因為當狗受到傷害時,人們會感到非常沮喪,因為他們認為狗是有知覺、有感覺的生物。哈蘭貝也是如此。
那麼,你會允許你的狗被關進動物園嗎?如果不會,那麼為什麼要讓哈蘭貝和數百萬其他在牢籠裡苦苦掙扎的個體被關在動物園裡呢?
動物園裡不是這麼回事
動物園為了娛樂,或許還為了教育和保護,而進行的圈養繁殖,以產生那些將在籠子裡度過餘生的個體,引發了許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看到哈蘭貝的人們是否瞭解了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的真實生活?沒有,他們沒有。他們是否瞭解了一些關於這些迷人動物的事情,這些事情會對哈蘭貝或他的野生親戚有所幫助?顯然,學到的任何東西都不會對哈蘭貝有所幫助,因為他被迫生活在他的籠子裡;一個大的圍欄仍然是一個籠子。哈蘭貝不會被放回野外並被介紹給其他大猩猩。
人們是否瞭解了一些關於這些大猩猩的事情,這些事情會對野生親戚有所幫助?同樣,很可能沒有。雖然有些人可能會爭辯說,瞭解哈蘭貝對保護他的物種有好處,而且我們許多人都認識去過動物園的人,他們說他們學到了一些關於特定物種的新知識,但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些人後來會為了該物種的利益做些什麼。實際上,動物園自己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所學到的知識在任何實際意義上來說都是非常有限的。雖然極少數人瞭解到維持生物多樣性很重要,但他們並沒有瞭解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必要性。
我們從這裡走向何方?
哈蘭貝死了,男孩還活著。我很傷心,也很高興。為了一個人類孩子脫離危險,一隻大猩猩的生命被犧牲了。為了確保將來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我們需要做些什麼?首先,動物園需要停止繁殖那些將在動物園裡度過餘生的動物。動物園也應該變成動物自己的保護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圈養的動物會越來越少,我們所知的動物園可以逐步淘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節省的資金可以用來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家園的種群。這些型別的改變需要時間,我們需要非常有耐心,但我們需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當我們繼續前進時,我們所做的選擇應該強調保護野生動物和重要的棲息地,我們需要遠離圈養繁殖和動物園將動物關在籠子裡以供我們娛樂的思維方式——並假裝是為了它們自己及其物種的利益。
我們人類不斷地做出關於誰生誰死的決定,我們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動物本身身上,把它們的生命放在首位。一個名為富有同情心的保護的快速發展的國際領域在這裡發揮作用。富有同情心的保護的指導原則是“首先不要造成傷害”和“所有個體的生命都很重要”。
將一個時刻轉變為一場運動
我希望哈蘭貝沒有白死,希望這一時刻可以轉變為一場關注圈養動物困境的運動。從我每分鐘收到的電子郵件和全球媒體的報道來看,它已經是這樣了。殺死哈蘭貝所產生的宣傳可以而且必須被用來拯救許多其他圈養動物的生命。我們必須面對那些因動物的存在而出現的難題,而這些難題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