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討論了為什麼相對較少的數學桂冠得主來到海德堡桂冠論壇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會議上持續被廣泛討論,我至少聽到了三個我認為可能有些道理的理論。我提出這些理論是為了幫助改進未來的會議。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中,我討論了兩種可能性
時間安排不好。(這是英格麗·多貝西的建議)
數學家沒有充分重視多學科會議提供的機會。(這是我的理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此外,我還聽到了另外三個理論,我將匿名提供這些理論,以防與我討論這些理論的人不希望他們的名字與這些理論聯絡在一起。
會議在計算機科學文化中扮演著不同且更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會議報告通常等同於發表的論文,這在數學中是不成立的。
許多計算機科學桂冠得主最近參加了ACM(計算機協會)會議,所以這幾乎就像是他們那次會議的延續。他們也可能有更多的同輩壓力或同輩鼓勵。(“你要去海德堡會議嗎?是嗎?我也去。”)數學家沒有類似的論壇。
總的來說,計算機科學桂冠得主形成了一個更緊密的網路。根據我的統計,參加本次會議的28點陣圖靈獎得主中有25位在英語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工作或曾工作過。相比之下,菲爾茲獎得主是一個更加國際化的群體,有來自法國和俄羅斯的強大隊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獲獎者。這意味著很難將他們聚集在一個地方,同輩鼓勵可能效果不佳,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同輩群體。
如果您有自己的理論,請隨時發表評論!我相信組織者很想了解為什麼數學家沒有來,以及未來如何吸引更多的數學家。
另請參閱約翰的文章:菲爾茲獎譜系
.....
這篇博文源自第一屆海德堡桂冠論壇(HLF)的官方部落格,該論壇於2013年9月22日至27日在德國海德堡舉行。40位阿貝爾獎、菲爾茲獎和圖靈獎得主將齊聚一堂,與200位精選的青年研究人員會面。達娜·麥肯齊是HLF部落格團隊的成員。請在HLF部落格上找到他的所有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