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1980年6月,萊斯利·萊姆克和他非凡的養母梅·萊姆克在威斯康星州方德拉克舉行了一場音樂會,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反響。沃爾特·克朗凱特在那一年的聖誕故事中介紹了這對組合。隨後,他們在《60分鐘》、《不可思議》、《奧普拉秀》(三次)以及其他電視脫口秀節目中亮相。這個故事被拍成了電影《創造奇蹟的女人》,克洛麗絲·利奇曼飾演梅·萊姆克。萊斯利在挪威、日本和美國各地巡迴演出。達斯汀·霍夫曼說,他在《60分鐘》上被萊斯利的表演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隨後電影《雨人》將學者綜合症推向了國際視野。
很多人都記得萊斯利和梅,並被他們感動。在我的講座和學者綜合症網站www.savantsyndrome.com上,我經常被問到,萊斯利·萊姆克後來怎麼樣了?讓我來更新一下這個非凡的故事。
萊斯利仍然健在,並且在威斯康星州阿平仍然彈奏著美妙的音樂。他和梅的女兒瑪麗·帕克住在一起,瑪麗在梅於1993年去世後,充滿愛心地承擔起了照顧者的角色。萊斯利本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但萊斯利和瑪麗卻在威斯康星州中北部的一棟老房子裡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梅和瑪麗認為,萊斯利的音樂天賦是一個奇蹟,應該無私地與他人分享,而不應過度追求利益或剝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30多年來,我有幸見過萊斯利並聆聽過他的演奏。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非凡的旅程,它展示了音樂的力量、愛、信仰、樂觀以及來自家人、朋友和照顧者的信念的力量,以及人類潛力的深度,有時會被隱藏。
萊斯利的鋼琴技巧是天生的,而且非常精湛。他可以記住任何長度的曲子,並在聽過一遍後完美地回放出來。這就是那天晚上,當他14歲時,在一部電影的原聲帶中第一次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後將其回放出來時,引起梅的注意的原因。這種巨大的音樂記憶是驚人的,但更令人驚歎的是,萊斯利是盲人,不識樂譜,一生中從未上過音樂課。
從複製到即興創作再到創造
萊斯利仍然會回放和演唱任何觀眾可能提供的歌曲作為挑戰,人們無論如何努力幾乎都不可能“難倒萊斯利”。但如果這是一首萊斯利以前從未聽過的歌曲,你仍然會得到一首歌。他會在現場創作一首,包括歌詞。如果瑪麗追問萊斯利這是否真的是要求的歌曲,萊斯利通常會害羞地承認:“我是在編。”所以他會在現場作曲,而且往往非常詼諧。在家裡,他也會創作自己的歌曲,如《阿平的農場》或《鳥鳴》,在這些歌曲中,他會模仿自己喜歡聽的鳥兒,巧妙地吹著口哨,並將其融入他創作的曲調中。
在這樣做的時候,萊斯利展示了一種我在其他學者身上也看到的轉變。它開始於非凡的記憶重複,無論是回放剛剛聽到的樂曲,還是在乘坐直升機飛行30分鐘後,一棟棟地畫出整個城市,例如。學者們會厭倦這種精確的重複,儘管它令人驚歎。因此,他們開始即興創作。例如,萊斯利會忠實地回放一首歌曲,但在完成之後,他會開始一個五到十分鐘的“主題變奏”協奏曲,製作精美。一位繪畫的學者可能會在場景中沒有樹的地方畫上一棵樹,或者移除一根似乎干擾了畫面的電話線。即興創作之後是創造,創造出全新的東西,例如萊斯利現在在音樂會上現場作曲,同時坐在戶外,就像他喜歡在他的小農場裡做的那樣。對於視覺藝術家來說,會出現全新的、富有創意的繪畫、素描或雕塑。
這種轉變表明,學者不僅僅是錄音機或影印機。他們可以以獨創性進行即興創作,或者創造出全新的東西。
學者和智商——多種智慧的案例
萊斯利的語言智商測量值為58。沒有使用操作量表,因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受他的失明干擾的表現。其他測試得出的結論是,他的智力處於中度殘疾範圍內。但我有一個他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電視片段,其中萊斯利被要求與鋼琴家一起而不是在鋼琴家完成演奏之後演奏一首他以前從未聽過的樂曲。他在鋼琴家開始演奏後等待了大約三秒鐘,然後聆聽他剛剛聽到的內容(輸入),處理它,然後回放他剛剛聽到的內容(輸出)——所有這些都是同時進行的。萊斯利正在進行並行處理,就像一些翻譯人員能夠做到的一樣,在演講者說話時進行翻譯,而不是暫停。當智商只有58時,這種並行處理不會發生。
萊斯利和我遇到過的許多其他學者一樣,為多種智慧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案例。智商確實衡量了一些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傳統智力。但學者們,其中70%的智商低於70,也表現出我所認為的音樂智力、藝術智力或數學智力,僅舉幾例。而且我相信,我們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其他型別的智慧,其他人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
然而,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學者身上的這些智慧形式是天生就存在的。它們是“出廠時就安裝好的”。顯然,萊斯利和許多其他學者“知道他們從未學過的東西”。對我來說,唯一使之成為可能的機制是“基因”或“祖先”記憶。這種記憶不僅是技能和能力的基因傳遞,而且是伴隨這些技能的繼承“知識”,如音樂、藝術或數學的“規則”。他們繼承了天才等式的“先天”部分。“後天”則極大地促進了這些技能和能力的進步。
我在斯科特·考夫曼最近出版的《偉大性的複雜性:超越天賦和練習》一書中題為“學者綜合症:先天才能的有力案例”的一章中對此進行了更詳細的討論。關於在所有人的體內都存在基因記憶(也許有點像《雨人》)的信念,因為在某種中樞神經系統外傷或疾病後,後天獲得的學者體內出現了休眠的才能,這一信念得到了加強。但這方面的討論留待下次。
總而言之,對於那些想知道萊斯利·萊姆克後來怎麼樣了的人來說,他仍然在威斯康星州中北部健在,並且像以往一樣充滿活力和精彩地演奏著音樂。他比以前更健談,在音樂方面更有成就,也更有創造力和詼諧。
從複製到即興創作再到創造能力的轉變令人印象深刻,並且是我在其他學者身上看到的類似進步的藍圖,如果你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觀察他們,而不是作為一個單一的快照。有些人擔心,學者的技能可能會像突然出現一樣突然消失。這種情況在萊斯利身上沒有發生,在我有幸跟蹤的任何其他學者身上也沒有發生。家人的鼓勵、無條件的愛、耐心和信念是這些非凡的人們成長和進步的重要因素。
2011年4月,萊斯利回到方德拉克,在瑪麗安大學舉行了他的“我的靈魂在歌唱”音樂會。在過去的31年裡發生了什麼變化和進步啊。這場音樂會的DVD可以購買,或者你可以在學者綜合症網站上了解萊斯利的最新情況:www.savantsyndrome.com。
萊斯利·萊姆克後來怎麼樣了?有很多訊息,而且都是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