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人節的社會心理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剛剛把今年火人節帶去的包裡的最後一點沙漠灰塵抖了出來。火人節是在內華達州黑巖沙漠舉辦的為期一週的年度活動,因在週末結束時焚燒一個巨大的雕像而得名。在普遍的認知中,火人節是一群吸毒、裸體的嬉皮士舉辦的一場不間斷的狂歡。不可否認,這並非完全錯誤,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火人節也是一個大規模的社會實驗。每年有 5 萬人湧入沙漠,創造出一個臨時但合法的城市——大致相當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魯斯或亞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的大小——擁有自己的街道網格、法律和社會習俗。在此過程中,他們試圖廢除現代文明的幾個最基本的制度。例如,在火人節上,服裝是可有可無的,很多人選擇不穿。

另一方面,金錢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明確禁止的。人們不斷地交換商品和服務,但金錢從不經手,只有一個專門指定的中央帳篷出售咖啡和茶。我聽說過有人把火人節描述為“易貨經濟”,但這不太準確。它更像是一種“禮物經濟”,人們把食物、飲料、衣服、按摩、腳踏車修理、回營地的搭車等東西送給陌生人,而不期望任何回報。許多參與者還事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使其他人在火人節的體驗更加美好、有趣和舒適,他們搭建帳篷或沙發供公眾使用,或在沙漠中製作精美的藝術裝置供他人發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巧合的是,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今年也參加了火人節,並在他們的 TEDx 會議上發表演講,談論為什麼禮物經濟如此有效。他解釋說,人們在協商交換時使用兩種不同的框架,經濟框架和社會框架。如果我們處於經濟模式,我們只願意在得到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回報時才提供商品和服務。在社會模式下,我們提供商品和服務是因為社會期望我們這樣做。所以,如果我請你幫我把車從溝裡推出來,你很可能會同意。但是如果我給你 10 美元來幫我把車從溝裡推出來,你可能會想:你在開玩笑嗎?我的時間價值遠高於此。換句話說,僅僅是給商品或服務貼上價格標籤,就會把人們從社會模式推向經濟模式,並減少他們對利他主義和慷慨的自然傾向。

因此,火人節似乎成功地建立了一個完全在社會框架而非經濟框架下運作的城市。我們互相提供商品和服務,不是因為我們能從中獲利,而是因為我們想成為黑巖城的好公民。當然,你可以說這不是“真正的”利他主義,我們的禮物是出於炫耀或贏得社會地位的願望。這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就此而言,這並不重要;人們仍然被激勵著互相幫助,創造巨大的價值,而沒有任何經濟激勵,也沒有屈服於搭他人便車的誘惑。

但是,即使你認為火人節的實驗是成功的,棘手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如果有的話)。外界應該從黑巖城蓬勃發展的禮物經濟中學習什麼嗎?不幸的是,我認為我們實驗的結果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容易推斷。我認為將火人節的體驗解釋為證明可以透過社會期望來讓人們對完全陌生的人慷慨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儘管給我提供食物、按摩和搭車的那些人在技術上是陌生人,但他們不僅僅是任何陌生人。他們是我的部落成員。

毫無疑問,火人節是一個部落。它有自己的行話(每個參加者都是“燃燒者”,你應該用一句熱情的“歡迎回家!”來迎接新來的人)。它有自己的習俗,從主要的(焚燒人像)到次要的(擁抱代替握手)。它有自己的共同價值觀(思想開放、慶祝、創造力、可持續性)。它有自己的制服——當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但確實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火人節美學,大致由髒辮、護目鏡、人體彩繪、翅膀、異裝癖、紋身、皮毛、熒光棒和裸體組成。最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外群體來定義自己: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從黑巖城的角度來看,這些地方看起來非常沉悶和保守。

換句話說,火人節是一個內部群體。這沒什麼不對,但當涉及到如何讓人們和諧相處的古老而價值百萬美元的問題時,在內部群體內部促進合作從來都不是難題。屬於同一個部落,無論是大家庭還是特定的文化,總能促進合作。作為在部落中進化的物種,我們人類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不,難題一直是:我們如何促進不同內部群體之間的合作?而這是一個關於火人節,儘管它有許多美好的品質,卻無法回答的問題。

Julia Galef is a New York-based writer and public speaker covering science, rationality, philosophy and design. She serve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New York City Skeptic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moting science edu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hosts their official podcast, Rationally Speaking. She has moderated panel discussions at The Amazing Meeting and the Northeast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Skepticism, and gives frequent public lectures to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Center for Inquiry and the Secular Student Alliance. Julia received her B.A. in statistics from Columbia in 2005. She blogs at Measure of Doubt.

More by Julia Gale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