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給美國的重要教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們觀看來自日本的影像時,我們再次意識到地球母親的突然破壞潛力。目前,死亡人數已達數百人;流離失所的人數達數萬人。這次 8.9 級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了日本,並橫掃了太平洋。在一些地方,海嘯高達 30 英尺以上,並向內陸推進了六英里,攜帶著汽車、房屋和所有其他東西。儘管地震發生在東京東北 230 英里處,但這是這個習慣地震的城市中人們感受到的最嚴重的震動。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爆炸導致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周圍地區,毫無疑問,未來幾天我們將聽到其他災難性影響。

但情況本可能更糟。2010 年海地地震為 7 級;日本地震釋放的能量幾乎是海地事件的 1000 倍。然而,據估計,海地有超過 20 萬人喪生,而日本目前估計為數百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日本是地球上地震防備最充分的國家之一,而海地則不是。

幾十年來,日本一直在穩步推進地震防備的極限。它投資於研發,以瞭解地震過程並建立能夠更好地承受未來影響的基礎設施。他們最先進的建築物會搖晃,但不會倒塌。學校中關於地震的課程使地震防備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定期的公共地震演習則在一生中加強了這一點。他們的地震網路是世界上最好的,提供海嘯預警系統,以及最近的地震預警系統,該系統在這次地震中提前了幾十秒發出警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關於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日本為減少地震影響而進行的這項長期投資今天看來非常划算。它無疑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並且隨著日本的迅速復甦,還將減少地震對經濟的長期影響。對於這次地震和下一次地震,這項投資的回報將是多倍的。

在美國,我們也有地震問題。我們的西海岸城市建在活躍的斷層帶之上,這些斷層帶偶爾會發生震動,提醒我們它們的存在。1989 年發生的 7.0 級洛馬普列塔地震是其中一個提醒,1994 年發生的 6.7 級北嶺地震也是如此。這兩個事件的規模都適中,最強烈的震動發生在無人居住的山區。自 1906 年 8 級地震摧毀舊金山以來,我們還沒有看到西海岸地震的真正威力。洛杉磯、舊金山灣區或西雅圖可能是下一個。

今天,我們不應該對地震給現代城市帶來廣泛破壞的能力抱有任何幻想。我們最近一次在美國體驗到地球母親的威力是在 2005 年颶風卡特里娜襲擊新奧爾良時。除了廣泛洪災造成的直接破壞外,新奧爾良也證明了這些事件對我們城市的長期影響。最近的人口普查顯示,自卡特里娜颶風之前的上一次統計以來,新奧爾良的人口仍然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那麼我們在西海岸的命運是什麼?我們是效仿日本的做法,還是回到海地的方向?我們必須利用日本的這場可怕事件來提醒自己,要加倍努力建設一個具有地震復原力的社會。我們需要投資於研發,以帶來更好的地震安全。我們必須突破技術極限,以提供新的地震減緩策略。

現代建築物是按照使其不太可能倒塌的標準建造的,但我們需要專注於改進舊建築物,使其達到現代標準。我們需要在學校中開展更多關於地震防備的教育,並進行大規模演習,例如加利福尼亞地震演習。而且,我們需要一個預警系統,就像在日本發出預警的那個系統一樣。一個原型機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執行。只需適度的投資,就可以在全州範圍內提供公共警告。也許來自日本的這一警告現在可以刺激投資。當下次地震來襲時,我們會非常高興我們這樣做了。

理查德·M·艾倫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震實驗室的副主任,也是該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副教授

透過 Danny Choo 的知識共享許可,拍攝的 JFE 千葉鋼鐵廠爆炸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