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孕:已經懷孕時再次懷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幾周前,我偶然看到一份1999年發表在《婦產科超聲雜誌》[1]上的病例報告。它介紹了一例雙胞胎妊娠,其中一個胎兒的發育階段似乎比其同胞在母親子宮中的發育階段要年輕。

這不是我第一次偶然看到一份報告,詳細描述了雙胞胎妊娠中一個胎兒的生長不一致。事實上,多胎妊娠中生長不一致的病例並不少見,可能是由許多問題引起的,例如胎盤無法充分支援多個胎兒的發育,雙胎輸血綜合徵導致血液不成比例地從一個雙胞胎輸送到另一個雙胞胎,或其他可能同樣容易發生在單胎妊娠中的疾病(先天性感染、非整倍體等等)。然而,1999年的病例報告觀察到,雙胞胎妊娠過程順利,併成功分娩了活著的健康嬰兒。報告的結論是發生了被稱為復孕的現象。

復孕是指在正在進行的妊娠期間開始後續妊娠;在初始妊娠期間發生新的妊娠。當卵子受精時,受精卵已經存在於子宮中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很有趣,不是嗎?我也是這麼想的,並深入文獻研究,才意識到復孕實際上在動物身上已被廣泛報道[2]。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亞里士多德就推測了動物復孕現象。亞里士多德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他觀察到野兔經常產下包含健康和不完美后代的幼崽。他推斷,不完美的後代是較年輕的後代,它們在母親子宮中度過的時間較少——這是復孕的直接結果。實際上,亞里士多德假設較年輕的後代來自第二次妊娠產生的幼崽。

獾、美洲水貂、豹、水牛和沼澤沙袋鼠是哺乳動物復孕現象有據可查的幾個例子。去年,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論文報道稱,復孕現象在歐洲棕兔中頻繁發生,甚至推測這實際上可能是一種進化適應[3]。因此,很有可能更多的哺乳動物可能習慣於復孕。

雖然有證據表明復孕可能確實是某些動物生殖過程的一部分,但在人類中,它很可能是一種罕見的生殖異常[2]。換句話說,它可能是意外發生的。因為要發生復孕,必須發生許多事情——而女性的生殖週期本身就設定為阻止這些事情發生。

首先,要發生任何妊娠,必須存在卵子。而要存在卵子,就必須發生排卵。因此,為了使復孕成為可能,必須在正在進行的妊娠期間觸發排卵。這本身就是一個主要的障礙。雖然排卵在育齡婦女身上每月都會發生,但在妊娠期間通常會被阻止。在妊娠早期,這是由於黃體,即排卵期間卵子從其中脫落的周圍組織。它會停留幾天並釋放激素,最終阻止進一步排卵。如果隨後發生受精卵著床,黃體會停留更長時間,積極分泌更多激素。最終,這種內分泌作用由胎盤接管。因此,嚴格來說,排卵只能在黃體和胎盤都不存在時發生。

妊娠還需要卵子與精子受精。這意味著來自男性的精液必須能夠到達女性輸卵管中的卵子。然而,當女性懷孕時,會在宮頸形成黏液栓,阻止精子透過。這種機制阻止了精液透過懷孕的子宮,更不用說讓精液到達輸卵管了。該機制是防止精液中含有可能導致胎兒性病的微生物的重要措施。它還可以防止復孕的可能性。

最後,可行的妊娠還需要適當的著床發生。而要發生復孕,受精卵需要在懷孕的子宮中著床。著床只有在由不同激素控制的微妙而特定的環境中才有可能。在正常情況下,適宜的子宮環境是在排卵期而非懷孕期的女性中提供的。此外,在已經佔據的擁擠子宮中,空間也是一個問題!

因此,為了使復孕在人類中發生,似乎需要發生三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排卵必須在正在進行的妊娠期間發生,精液必須以某種方式穿過被阻塞的宮頸到達輸卵管,穿過已佔據的子宮,最後,受精卵必須成功地在毫無戒心的已佔據的子宮中著床。這三件事都發生的機率無疑非常小,正如醫學文獻中關於人類復孕的零星報道所反映的那樣。

因此,人類復孕的報告更常見於接受過生育治療的女性,這應該不足為奇。至少這是我在深入研究時發現的。例如,2005年發表在《兒科雜誌》上的一份病例報告描述了一位32歲女性在接受胚胎移植後,後來懷上了雙胞胎和一個額外的生長不一致的胎兒[4]。最初,移植到該女性子宮中的三個胚胎中有兩個著床,並宣佈為可行的雙胞胎妊娠。第三個胚胎沒有發育成胎兒。然而,大約五個月後,當透過超聲波看到第三個較小的胎兒時,發現是三胞胎妊娠。據推斷,這個胎兒比它的同胞年輕大約三週。這導致得出結論,在人工授精成功雙著床後,發生了隨後的受精和著床。

在生育治療期間,希望女性的生殖週期能夠適應通常不必經歷的事件。以上述病例為例,三個胚胎被人工移植到該女性的子宮中。然而,正常情況是每個週期一個卵子,因此一個胚胎用於著床——而不是三個!但是,當人體面臨人工生殖技術帶來的妊娠異常方面時,某些機制更容易出錯。例如,有文獻記載,即使存在早期妊娠,正常的排卵反應也可能導致隨後的受控卵巢過度刺激週期[5]。

雖然對我來說,復孕現象看起來非常神奇,以至於我決定寫一篇博文來介紹它,但我不太確定女孩們是否也以同樣的敬畏之心看待復孕。請在評論中告訴我。

參考文獻

[1] Tuppen, G.D., Fairs, C., de Chazal, R.C. & Konje, J.C. Spontaneous superfetation diagnosed in the first trimester with successful outcome.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4, 219-221 (1999).

[2] Roellig, K., Menzies, B.R., Hildebrandt, T.B. & Goeritz, F. The concept of superfet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n a ‘myth’ in mammalian reproduction. Biological Reviews

[3] Roellig, K., Goeritz, F., Fickel, J., Hermes, R., Hofer, H. & Hilderbrandt, T.B. Superfetation in mammalian pregnancy can be detected and increases reproductive output per breeding seas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78 (2010).

[4] Harrison, A., Valenzuela, A., Gardner, J., Sargent, M. & Chessex, P. Superfetation as a cause of growth discordance in a multiple pregnancy.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47:2, 254-255 (2005).

[5] Dmowski, P.W., DeOria, L. & Rana, N. Embryo implantation during menstruation in the absence of adequate 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support, with subsequent normal response to ovulation induction and superfetat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68:3, 538-541 (1997).

圖片來源: 照片 1:即將釋放卵子的卵巢(來源:維基百科的Maksim);照片 2:妊娠三到四個月的子宮(來源:維基百科的Magnus Manske)

關於作者: 哈利勒·A·卡西馬利白天是一名理科學生,晚上是自然教育的科學部落格和社群部落格管理員。他撰寫關於讓他興奮的科學文章。他還發推文 @notscientific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請花一分鐘時間大眾科學在威比獎中投票:http://bit.ly/h8LsQk。我們是科學卓越獎的提名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