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媽咪~~~~~~~~!這是大多數孩子在擦傷膝蓋、割破手指或磕到腳趾時哭喊的第一件事。
像全美國的兒童一樣,我的孩子們一旦貼上創可貼就會立刻感覺好多了——彷彿這種棉質粘合條帶具有某種神奇的鎮痛特性。創可貼不僅能止血和覆蓋擦傷,似乎還能消除恐懼。對於非常年幼的孩子來說,它們能讓傷口真的消失不見。
在蜘蛛俠、Hello Kitty、芭比、史酷比和朵拉等孩子們無法抗拒的卡通人物開始出現在創可貼上之前,創可貼(以及其他品牌的繃帶)一直擁有這種力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對不起,強生公司,讓割傷和擦傷感覺好很多的不是你們自1920年以來生產的創可貼。而是孩子們在貼上創可貼時得到的親近、關注以及擁抱和親吻。你必須靠近才能貼上創可貼。膝蓋最適合。通常,在創可貼甚至從無菌包裝中取出之前,眼淚就停止了。
像地球上幾乎所有其他企業實體一樣,強生消費者公司最近釋出了一款新的應用程式。這款名為“創可貼魔法視覺”的應用程式是為受傷的孩子設計的,並與商店貨架上已有的布偶創可貼相關聯。將你的手機或iPad對準布偶創可貼或盒子,螢幕上的科米蛙就會搖擺著來到傷口上方,彈起班卓琴,唱起《彩虹連線》。豬小姐會表現得很虛榮,要求你給她拍照。或者貢佐會表現得……嗯,很貢佐。根據強生公司的新聞稿,這款免費應用程式將布偶圖形與孩子的周圍環境融合在一起,為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孩子受傷的痛苦時刻娛樂他們”。
分散注意力?有趣?能夠瞬間將眼淚變成歡笑?當然可以。
營銷專家自上個月底釋出以來對這款應用程式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將在情感上將兒童和家長與創可貼品牌聯絡起來,併產生消費者忠誠度。許多媽媽博主也在熱烈談論它。(在他們的聰明才智中,應用程式設計師選擇了布偶,因為它們不僅對男孩和女孩有吸引力,對父母也有吸引力。)
但我擔心這種雪球般增長的趨勢,即將由來已久的育兒職責從我們自己轉移到我們智慧而時尚的裝置上。
我們隨處可見這種情況。蹣跚學步的孩子在飛機上玩《憤怒的小鳥》。孩子們玩《神廟逃亡》或《猴子任務》,以便他們的父母可以在相對平靜的環境中享用完餐廳的飯菜。《育兒》雜誌上充斥著關於最適合兒童、幼兒和嬰兒的iPhone應用程式的文章,這些應用程式從荒謬到崇高,應有盡有。孩子們可以在不離開高腳椅的情況下繁殖青蛙、在房間裡駕駛直升機、假裝自己在參加生日派對或學習音符。
這些對於忙碌的父母來說是簡單而廉價的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父母們陷入了一條令人困惑的道路:當我們的孩子看到我們被手機和平板電腦束縛時,說“不”對這些令人上癮的應用程式是否是虛偽的?
美國兒科學會對此問題提出了強烈的建議。他們建議兩歲以下兒童完全不要接觸螢幕時間,而年齡較大的兒童每天的螢幕時間應少於兩小時,且內容純粹是非暴力性的。
現在,當孩子擦傷膝蓋時,用機器代替親人的擁抱和親吻?這是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進行的經典而有爭議的實驗中充分探索過的危險領域。哈洛將幼年恆河猴從它們的母親身邊帶走,讓“代孕猴媽媽機器”來“撫養”它們,這些機器可以提供牛奶。
其中一些金屬絲媽媽覆蓋著毛巾布,使它們更柔軟。總的來說,幼猴更喜歡柔軟的布制替代媽媽,無論它們是否提供食物,尤其是在它們害怕的時候。
哈洛得出結論,接觸和安慰對於健康發育極為重要。沒有得到接觸,只有金屬絲媽媽可以依附的猴子在心理上變得不正常。它們尖叫、表現得非常恐懼,並且拒絕探索或與其他猴子互動。雖然這些研究現在因其殘酷性而受到廣泛譴責,但它們確實有助於抵消當時廣泛流傳的育兒建議,即不應過多地擁抱或安慰孩子,以免他們變得嬌生慣養。
誠然,一個帶有低吟的科米蛙的有趣的小創可貼應用程式與將你的孩子放到一個金屬絲人體模型上而不是擁抱她相去甚遠——但是使用這些應用程式的決定不應掉以輕心。即使你的iPhone保護套是溫暖、舒適的毛巾布,也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真正的、人類的擁抱。尤其是當你擦傷了膝蓋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