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論者:這本書

收集的七十五篇大眾科學專欄文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1月12日,我的新書由亨利·霍爾特/麥克米倫出版,這是一本我從2001年4月開始在《大眾科學》上發表的文章集。我非常高興能夠將這最初的75篇文章裝訂成冊,並透過本書的導言在這裡向您介紹。請欣賞這篇短文,我希望您喜歡這本書,您可以在這裡訂購:

自從1980年代初我發現已故的哈佛進化生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斯蒂芬·傑·古爾德的優雅而引人入勝的文章以來——最初是透過他的早期文章集(《自達爾文以來》和《熊貓的拇指》),隨後以每月形式在《自然史》雜誌上發表——我一直保持著為大眾寫作科學的深厚熱情。不是“科普”寫作本身,而是更接近古爾德在他的文章中所追求的:科學發現中更深層次的真理。正如他在後來的文章集《馬拉喀什的謊言之石》的序言中所寫的那樣

多年來,隨著這些文章的發展,我試圖將我對科學的人文主義“看法”從一個簡單的實用工具……擴充套件到一種真正的乳化劑,它可以將文學散文和大眾科學文章融合為獨特的東西,這種東西可以超越我們狹隘的學科劃分,造福於這兩個領域(科學,因為有能力的作家進行光榮的個人表達絕不會有害;而寫作,因為自然事實的快感不應被排除在我們的文學努力之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跨學科性不足以描述古爾德作品的廣度和深度,這也是我自己在寫作中所追求的目標。

在2002年發表在《科學社會研究》雜誌上題為“這種科學觀點”的論文中,我展示了我對古爾德在其25年每月連載的所有300篇文章進行的內容分析結果,揭示了其中出現的五個更深層次的主題:資料-理論、時間的箭頭-時間的迴圈、適應主義-非適應主義、間斷平衡論-漸進論和偶然性-必然性。關於資料和理論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一個主題最讓我感興趣,這受到了古爾德偶爾引用的他的英雄查爾斯·達爾文的一句話的啟發:“多麼奇怪,竟然有人看不到,如果任何觀察要發揮任何作用,都必須支援或反對某種觀點!”正如我在本卷第一篇文章(我稱之為“達爾文的格言”)中所闡述的那樣,這句話的背景是,達爾文受到批評家的挑戰,要求他只提出他的資料,而不是過多地進行理論化。但正如進化論的創始人所知,事實永遠不會自己說話;它們總是透過理論的視角來看待。兩者——觀察和觀點、資料和理論——是科學的連體雙胞胎。

資料和理論的相互作用這一主題是本卷所有文章的中心和統一的圖式。古爾德於2001年1月完成了他連續300篇每月文章的連載。我在《大眾科學》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那年的4月,但由於提前三個月的出版時間,我實際上是在1月份寫的第一篇,這足以進行智力上的過渡(如果僅僅是在我腦海中)。本卷中的75篇文章來自我自己的連載的最初六年零一個季度,如果身體健康和幸運的話,我將在2026年4月達到300篇,並且還會有更多文章集出版。我根據更大的資料-理論圖式,將它們按主題分為十個部分。

I. 科學。在本節中,我以第一篇文章中達爾文的格言定下了整個系列的基調,給出了為什麼資料和理論必然聯絡在一起的例子,然後深入探討了與一般科學原理和辯論相關的主題的文章,例如科學家在犯錯時應該說什麼(“我錯了”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及比錯誤更錯誤意味著什麼、科學主義以及為什麼人們仰望像史蒂芬·霍金這樣的科學巨星、如何區分前沿科學家的想法和前沿業餘愛好者的想法、如何用文字和圖片傳播科學以及科學複製的本質。

II. 懷疑論。這些文章的範圍從經典的懷疑論揭露(從“偽造”的登月到9/11陰謀論)到科學中正統觀念和異端邪說之間的微妙平衡,以及我們何時應該對異端思想持懷疑態度,以及辨別虛假的藝術。

III. 偽科學和庸醫。異端邪說和瘋狂之間也存在差異,本節中的文章探討了為什麼聰明人會迷信後者、為什麼過於開放的思想並不總是一個好主意、為什麼騙局和詭計會奏效,以及為什麼壞主意會危險到可以致人死地。

IV. 超自然和超自然現象。本節中的文章是關於虛無的。也就是說,沒有超自然和超自然現象;只有正常、自然和我們尚未解釋的謎團。與死者交談、超感官知覺和精神力量、聖經密碼、聽起來像聲音的隨機電子訊號以及披頭士專輯中的虛幻模式,以及當懷疑論者前往新時代世界中心時會發生什麼。

V. 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這是我在懷疑論中所有要調查的事物中最喜歡的科目之一,因為實際上存在兩個不同的問題:外星人是否存在?外星人是否來過這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分別是“可能”和“可能不是”。這些文章考慮了搜尋地外智慧意味著什麼,以及我們何時知道我們已經建立了聯絡、我們尚未收到外星訊號的一個很好的理由、時間旅行對搜尋意味著什麼,以及被外星人綁架的感覺。

VI. 邊緣科學和替代醫學。就我而言,最有趣的想法不是那些明顯正確或錯誤的想法,而是那些如果它們是真的,將會是革命性的想法。奈米技術及其對永生的意義、低溫學、克隆和普通感冒的療法,以及其他承諾給我們全世界但很少兌現的療法。

VII. 心理學和大腦。我接受過心理學方面的培訓,所以我總是對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感興趣,特別是我們如何如此容易地被愚弄和誤解,相信不真實的事情。本節中的文章探討了人類心理學的許多方面,因為它與我們對世界的信仰有關,尤其是我們的直覺在何時以及如何在何時為我們服務或誤導我們。

VIII. 人性。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如此思考和行動的根本在於我們進化的生物本性,這裡的文章考慮了這方面的許多極具爭議的科學理論。例如,我們是高貴的野蠻人還是卑鄙的野蠻人?我們在生物學上是否傾向於戀愛和戰爭?我們可以解開內心來理解愛和依戀嗎?幸福到底是什麼,科學可以衡量它嗎?

IX. 進化論和創造論。自從我上大學以來,這個話題就週期性地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爆發,因為科學家希望創造論消失,而創造論者則繼續發展新的策略,將他們的思想楔入公眾(包括尤其是學生)的頭腦中。這些文章從科學到政治的多個不同角度探討了這場爭議。

X. 科學、宗教、奇蹟和上帝。除了創造論這一特殊案例,它將進化論視為對狹隘宗教信仰的威脅外,當今所有科學中最具爭議的話題莫過於它與宗教、奇蹟和上帝(最引人注目的是後者的存在與否)的關係。對於各種各樣的科學家和哲學家來說,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自從我十年前半開始撰寫這個專欄以來,幾乎每週都有新書出現在我的辦公桌上。為了解決一個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已經花費了大量筆墨。真是這樣嗎?本節的最後文章考慮了這個問題和其他問題,本質上是指南,說明如何思考科學和宗教,即使同時提供我自己經常措辭強烈的觀點。

每月為大眾科學撰寫文章是我生活中最持續的樂趣之一。我每個月都期待著探索一個新的主題或話題,選擇這些主題或話題的部分依據是該雜誌的編輯政策,該雜誌已經出版了一個半多世紀(所以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中包括人們關心的科學領域的新發現、實驗、調查、文章和書籍,並且——與我的資料-理論圖式一致——在每篇文章中,我都試圖將它們與一些對社會和文化具有某種相關性的更深層次的理論思想聯絡起來。

在這個系列的創作過程中,我能夠避開許多礁石險灘,要歸功於《大眾科學》出色的編輯們,特別是約翰·倫尼、瑪麗埃特·迪克里斯蒂娜和弗雷德·古特爾。他們都恰如其分地把握了編輯的尺度,既改進了我的文風,又沒有改寫到面目全非。我還要特別感謝《大眾科學》的校對人員,尤其是艾倫·沙塔克,他及時糾正了一些潛在的、令人尷尬的錯誤,避免了它們出現在印刷品中。在腳踏車運動中,我們有句俗語:只有兩種腳踏車手——摔倒過的和即將摔倒的。同樣地,在文學創作中也只有兩種作家——需要編輯的以及即將需要編輯的。如果沒有如此精湛的編輯,《懷疑論者》專欄——以及本書——都是不可能誕生的。我感謝他們,也感謝一直支援我的專欄的《大眾科學》的讀者們,這份榮譽屬於你們。

關於篇幅和內容的最後說明: 對於本系列文集的原始文章,我酌情添加了更新,包括自最初發表日期以來出現的修正和新資訊的補充。此外,我還收錄了最初為《大眾科學》撰寫的稍長版本的文章;也就是說,我最初發表的文章長度為一頁,配有一幅插圖,這限制了字數在700字左右。但我通常會寫800-1000字,然後開始刪減,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我透過向自己承諾有一天會公開完整版本(就像“導演剪輯版”一樣)來忍受這個過程。並不是說最初的700字文章有什麼問題,只是當我可以展開一個想法,或者用一些額外的句子來解釋一個觀點時,它們會顯得更加流暢,因為我試圖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世界,這就是《懷疑論者》的閱讀主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