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一次實驗室實驗中,一種偶然的四膜蟲(Tetrahymena thermophila)(左圖)——一種池塘生物——的突變揭示了酶端粒酶使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保持較長。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在林道舉行的第61屆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上發言時,將這些被稱為端粒的帽子比作鞋帶末端的塑膠頭,防止鞋帶磨損。端粒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保護DNA。
布萊克本解釋說,大多數四膜蟲是不朽的,它們有很多端粒酶,但突變體的端粒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短,所以它的細胞開始死亡。研究發現,突變體的細胞中沒有端粒酶。
端粒(右圖)功能的謎團已經解開。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開始研究端粒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布萊克本說:“許多衰老疾病,包括癌症,都與端粒縮短有關。” 其他疾病包括:肺纖維化、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糖尿病。甚至這些疾病的風險因素也會隨著端粒縮短而增加。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解決這些慢性疾病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例如,糖尿病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影響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10%的人口。
幸運的是,阻止我們自己的端粒縮短——甚至可能恢復它們——可能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布萊克本說,慢性生活壓力和多次創傷暴露與端粒縮短有關,悲觀和敵意也是如此。但教育、鍛鍊和減輕壓力是預防端粒縮短的因素,從而降低患病風險。
布萊克本鼓勵聽眾參與端粒研究。她說,關於端粒的資料非常多,包括675,000個遺傳變異,因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確定如何預防慢性疾病。
您可以在下面觀看布萊克本精彩演講的影片
圖片來源:四膜蟲,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布萊克本及其染色體幻燈片的照片 - 克里斯汀·奧特里。
關於作者:克里斯汀·奧特里是一位自由科學作家,為《衛報》、《TheEcologist.co.uk》、《SciDev.net》和《Wired》雜誌撰稿。她最近畢業於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的科學新聞碩士專業。她的部落格是Open Minds and Parachutes,Twitter賬號是@christineottery。
文中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交叉釋出於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官方網站——林道會議的互動平臺:掌控你的端粒 -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