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諾貝爾獎會議——牛肉中的細菌是引發腸癌的罪魁禍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即使你非常喜歡紅肉,但在聽了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 對此的看法後,你也會暫緩享用你那塊多汁的牛排。在第 61 屆林道會議上,這位諾貝爾獎得主談到了他目前關於牛肉導致結直腸癌的假設。他認為牛肉可能含有一種會感染我們的有害病原體,從而引發疾病,但病原體的來源尚未被發現。

結直腸癌在世界範圍內的 男性和女性中發病率都很高,並且病例正在 增加。研究人員將此歸咎於經濟轉型國家(如中國)生活方式的“西化”,包括食用更多紅肉。

右圖:林道會議上的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攝影:克里斯汀·奧特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楚爾·豪森透過排除可能的致癌因素並尋找相關性來得出這一假設。首先,他研究了食物的烹飪方式,發現如果用相同的方式烹飪白肉或魚類是安全的,那麼將牛肉相關癌症歸咎於烹飪過程似乎是不合理的。他還研究了結腸癌發病率高和低的國家,發現食用紅肉但主要不是牛肉(即羊肉或山羊肉)的國家,其發病率仍然相對較低,而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發病率則很高。

最後,楚爾·豪森考慮到牛肉通常以“半熟”的方式供應,這可能會影響病毒在烹飪中存活的能力。他說,乳頭瘤病毒、多瘤病毒和單鏈 DNA 病毒可以在 80 攝氏度的烘烤下持續 30 分鐘。許多牛肉的烹飪程度比這更輕。楚爾·豪森的假設可能解釋了日本結腸癌病例的增加,在日本,傳統的主食蛋白質是魚,而不是牛肉。

楚爾·豪森說,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導致結直腸癌的感染,那麼世界上 35% 的癌症病例可以追溯到感染。目前,已知 21% 的癌症源於感染,包括乙型肝炎、幽門螺桿菌、血吸蟲病。當然,楚爾·豪森在 2008 年因證明高危 HPV 病毒會導致宮頸癌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常見的癌症,全球每年有 53 萬例病例,其中 86% 的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第一個預防癌症的疫苗是 1984 年在臺灣開發的乙型肝炎疫苗。但每個人都在談論的疫苗是 HPV 疫苗,它可以保護近 100% 的先前未接觸過 HPV 的女性,同樣可以預防宮頸癌前病變的感染。楚爾·豪森說,如果所有女孩在達到性成熟之前都接種疫苗,那麼高危 HPV 可以被完全消除——而男孩的疫苗接種將閉合感染迴圈。

他說我們應該尋找更多導致癌症的感染。所有癌症都可能與感染有關嗎?您可以在下面觀看楚爾·豪森的完整講座。至於牛肉,我將來會吃全熟的。

關於作者: 克里斯汀·奧特里是一位自由科學作家,為《衛報》TheEcologist.co.ukSciDev.netWired 雜誌撰稿。她最近畢業於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的科學新聞碩士課程。她的部落格是 Open Minds and Parachutes,推特賬號是 @christineottery。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交叉釋出於林道諾貝爾社群官方網站——林道會議的互動之家:導致癌症的感染 -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

Christine Ottery is a journalist with a very broad range interests and a MA in science journalism from City University. In the past year she has written about art and science for the New Scientist, technology for Wired UK, neuroscience for the Dana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or SciDev.net, 'the female Viagra' for Comment is Free,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Ecologist.co.uk and the Guardian. On top of all this, Christine has been known to blog, tweet, present podcasts, deliver talks and film and produce for online broadcast.

More by Christine Otte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