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知而獲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保險公司和賭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行業之一。電視體育賽事通常吸引最多的觀眾,並且是最賺錢的節目。這些高利潤行業共同之處在於不確定性。我們為罕見但不可預測的事件投保,我們為了戰勝賠率的刺激而賭博,當結果已知時,誰還會觀看或參加體育賽事呢?(想想奧運會期間的所有“劇透警告”)。

那麼,為什麼我們如此難以理解科學不是完美的預測機器,它並非無所不知,它充斥著不確定性和無知——而這正是它強大的原因?科學仍然是我們瞭解複雜事物如何運作的最佳方式,但它永遠不會對當前的知識感到滿足。在科學中,修正是一種勝利,而不是不情願地承認我們可能錯了。

為什麼科學向公眾展示其百科全書般的面孔,炫耀所有閃光的事實,並隱藏仍然構成該事業大部分的謎團和未知數?原因在於最近義大利因地質學家未能就地震的可能性發出適當的警報而造成的司法不公的核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願意對著滿是麥克風和一位您知道也控制著科學研究資金的政治官員的要求說“我不知道”——這需要勇氣。從筆錄來看,這正是義大利科學家所說的。正是政治家和媒體的解讀導致了誤解,即這些科學家預測地震不太可能發生,其把握程度與他們預測地震發生一樣。

就自然界的問題諮詢科學家是正確且有用的,但是相信他們應該做出確定性的宣告是幼稚的。許多領域的科學仍然是不確定的、不完整的、未完成的——但這並不使其不健全或不可靠。科學是正確的,直到它不知道為止,然後它就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但是,這項正在進行的工作不僅僅是推測;它是受過教育的猜測、它是盡責的探索、它是深入的思考和無休止的實驗。即使對於它不知道的事情,它也是有價值的。

著名的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指出,“在任何誠實的真理探索中,人們都必須在一段未知的時間內遵守無知。”一個受過教育的公眾(因此也是公共教育系統)有責任認識到絕對知識的界限,並像接受生活中其他部分一樣接受科學中的不確定性。不僅要接受它,還要歡迎它,將其作為新思想的來源以及與我們仍然不完全瞭解的世界的持續互動。

追究科學家的責任並沒有錯。但是,他們應該對什麼負責呢?誠實地說明知識的界限,坦率地說明什麼是或可以知道的,告訴我們他們知道什麼——但也告訴我們他們不知道什麼。讓他們對預測本質上不可預測的事情負責是沒有意義的。這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還暴露了一種愚蠢的世界觀,不適合現代技術民主的公民。相信確定性是迷信。

相關於大眾科學

2009年4月6日:拉奎拉地震

拉奎拉判決:不是針對科學的判決,而是針對科學傳播失敗的判決

義大利科學家因地震警告而被定罪

義大利科學家因地震宣告被判處6年徒刑

Dr. Stuart Firestein is the Chair of Columbia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where his colleagues and he study the vertebrate olfactory system, possibly the best chemical detector on the face of the planet. His laboratory seeks to answer that fundamental human question: How do I smell?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science to a public audience Firestein serves as an advisor for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s program for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Recently he was awarded the 2011 Lenfest Distinguished Columbia Facul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In 2012 he was elected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His book on the workings of science for a general audience, Ignorance: How it drives Science, wa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the Spring of 2012.

More by Stuart Fireste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