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斯科特:那麼您如何看待一般智力?
約翰·圖比:[輕笑] 我哪兒知道!
***2006年人類行為與進化協會年會上的交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顯然,進化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約翰·圖比有點開玩笑。但他的回答也有很大的道理。傳統上,進化心理學家將其研究工作重點放在發現對特定內容進行操作的專用資訊處理機制(“模組”)上。進化心理學家在研究這些物種典型的認知適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闡明瞭對人類普遍重要的事物的本質,例如愛情、性、社會地位、音樂和藝術。
然而,情報研究人員在另一條道路上前進,也積累了同樣多的證據,表明許多不同的認知能力之間的個體差異是相互關聯的。這表明可能存在因果力量,影響大多數認知複雜的認知測試的表現,而與內容無關。最近,情報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可能的因果力量:(a)影響許多不同認知機制的有害突變或發育異常,或(b)在大多數或所有複雜的認知任務中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的認知機制。
諸如馬修·凱勒、傑弗裡·米勒和羅納德·姚等科學家對(a)進行了重要的研究。我傾向於關注(b),其他科學家,如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安德魯·康威、傑里米·格雷、尼古拉斯·麥金託什、漢·L.J.·範德馬斯和羅吉爾·基維特也是如此。當然,這兩種因果力量並非相互排斥。最肯定的是,多種認知機制的相互作用,所有這些機制都受到發育不穩定性的影響,導致了一般智力因素(或簡稱g)的出現(有關一般智力的最新發展模型,請參見此處,有關理解一般智力如何在腦海中出現的基於模型的方法,請參見此處)。g不太可能是一個單一過程的結果。
無論一般智力包含什麼,乍一看,一般智力因素的存在似乎與心智的強模組化觀點不相容——g是領域通用的,而不是領域特定的,因為它與在多種不同情境下的認知任務的表現相關聯。
公平地說,在莉達·科斯米德斯和約翰·圖比對人類心智進化的最初表述中,他們承認了這種領域普遍性的存在,稱這種推理形式為即興智力。他們認為,每當不存在模組來解決特定問題時,就會採用這種推理形式。然而,他們並沒有過多地深入研究領域通用認知方面的個體差異,而進化心理學領域總體上傾向於關注莉達·科斯米德斯和圖比所指的專用智力,這種智力在幾乎每個人類物種成員中都存在一定程度。進化心理學家傾向於假設,對於任何對適應性重要的特質,選擇壓力會減少圍繞該特質最佳水平的變異,而個體差異是隨機噪聲。
最近,包括拉斯·彭克、傑弗裡·米勒和金澤智在內的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將進化心理學與差異心理學結合起來(參見“人格與個體差異的進化”)。為了進一步探討進化心理學與一般智力理論之間的這種張力,我最近與一個優秀的團隊的科學家(科林·德揚、傑里米·格雷和黛德麗·賴斯)合作,研究了在正規化中的個體差異,該正規化已被進化心理學家廣泛使用,以提供證據表明認知能力是領域特定的,而不是領域通用的:Wason 四卡選擇任務。
在 Wason 卡片選擇任務中,參與者會看到四張卡片。參與者被告知每張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數字。他們的任務是決定哪些卡片(且僅限這些卡片)需要翻過來,以找出給定的陳述是真是假。這是一個常見的專案(自己試試!)
如果您和大多數人一樣,您可能會選擇 A,或者您選擇 A 和 3。正確的答案是 A和 7。選擇 7 卡以積極嘗試證偽該陳述非常重要——這是良好科學推理的標誌。糟糕的科學推理者只尋找證實他們先入為主的想法的理論(“卡片”)。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我們翻開 7 卡,另一面是 A,我們就知道我們違反了規則。只有大約 10-20% 的人同時選擇 A 和 7。
嘗試另一個版本的相同任務
如果您和大多數人一樣,這個版本的任務更容易解決。現在超過 75% 的人解決了這個版本的問題。多麼鮮明的對比!但為什麼呢?情境化任務使其更容易解決的原因是什麼?已經提出了各種近端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這種效應,但在這裡我想關注進化解釋。
根據莉達·科斯米德斯和約翰·圖比等進化心理學家的說法,對現實情景(如社會交換和預防措施)的推理受到專用資訊處理模組的支援,這些模組是社會交換或身體危險中所涉情境施加的進化選擇壓力的結果。這些型別的情境涉及關於特定內容規則違反情況的如果-那麼推理。由於在我們的進化歷史中沒有反覆出現的主題情境施加過這種壓力,因此人類心智對於更去情境化的推理形式或使用任意規則的推理沒有認知模組。在那些情境中,預期表現會差得多。
這種假設並沒有為進化歷史上重要的領域特定推理中的一般智力留下太多空間。不過,我非常想知道這是否真的如此。在我看來,任何推理任務都可能同時存在領域通用和領域特定的貢獻。先前關於此事的調查結果好壞參半,一些研究發現認知能力(有時使用 SAT 分數衡量)與抽象推理之間的關係比與情境化推理之間的關係更強,另一項研究發現結果相反,還有一項研究發現智力與這兩種型別的問題都相似相關。
所有這些先前的研究都存在一些主要侷限性:(a)未提取適當的一般智力(g)因素,並且(b)它們僅涉及極少專案的呈現。這不允許評估演繹推理的可靠性。先前的研究也同時向參與者展示了所有四張卡片,不允許評估每張卡片的處理速度。為了克服這些先前研究的侷限性,我與傑里米·格雷和黛德麗·賴斯合作,他們開發了 Wason 卡片選擇任務的絕對出色的計算機化版本,該版本允許逐卡呈現大量專案,並記錄準確率和反應時間。在他們使用其任務的先前研究中,他們發現社會交換推理中的個體差異與情商之間存在關聯。
我管理了他們任務的縮短版本。所有專案都涉及放入敘事小品文情境中的情境化如果-那麼演繹推理。特別是,我們管理了關於三種類型內容的推理。任意規則問題具有任意規則(例如,“如果蘇打水是無糖的,那麼它必須裝在紫色容器中”)。這些規則是任意的,因為它們與個人經驗中的既定規則不符。預防性推理問題涉及與避免潛在身體危險相關的規則(例如,“如果你在冷水中衝浪,那麼你必須穿潛水服”)。最後,社會交換問題涉及特定情況下個人之間商品或服務的相互交換。社會交換專案的規則通常涉及檢測一方是否可能在沒有履行義務的情況下獲得利益。
這是一個社會交換場景的示例
我們還管理了許多認知能力測量,包括言語推理、非言語推理、空間推理、工作記憶、處理速度和外顯聯想學習能力。這種正規化使我們能夠嚴格檢驗先前的理論,例如金澤智的理論,即一般智力僅與進化不熟悉的問題的表現相關,而與進化熟悉的問題的表現無關。
事實上,鑑於一般智力在人類功能的許多領域中的普遍性,金澤智的假設在我們看來極不可能。此外,金澤智的假設,即g應該僅與進化新穎問題的表現相關聯,背後的邏輯似乎依賴於一個前提,即進化認知能力方面的個體差異將僅反映在該能力進化來解決的問題型別上的表現中。這個前提忽略了外適應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為一種目的進化的特徵最終被用於其他目的。
我們也發現他的進化邏輯值得商榷。金澤智描述的那種進化新穎事件按定義來說是罕見的。儘管罕見事件如果影響了足夠多的物種,可能會對進化產生影響,但大多數罕見事件可能只會影響一小部分個體,並且它們的稀有性會阻止它們施加持續的選擇壓力。
在我們看來,更可能的是,一般智力的機制是為了應對所有預先存在的適應未能產生最佳反應的情況而進化的(另請參閱大衛·吉爾裡關於一般智力進化的重要著作)。當然,這類情況將包括進化新穎的情況,但重要的是,它還將包括足夠複雜以干擾專用認知模組的啟發式反應或使其有效性不確定的進化熟悉的情況。因此,罕見的進化新穎事件可能只是更大一類情況的一個例子,即那些複雜且不可預測的情況。
社會群體規模的擴大和文化複雜性的迅速增加很可能使先前存在的啟發式適應性在人類祖先中變得越來越容易出錯,從而增加了對領域通用機制的選擇壓力,這些機制可以邏輯地分析因果結構,這些結構太複雜而無法被模組化啟發式充分處理。研究確實表明:(a)靈長類動物物種的新皮層擴張與社會群體規模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以及(b)這些物種之間的大腦尺寸與領域通用學習能力之間存在相關性。(我必須指出,可以合理地認為這仍然顯示了一般智力的領域特異性:它確實特定於給定的領域(複雜且不可預測的情況),但該領域非常廣泛。雖然我承認這種概念上的可能性,但我個人喜歡區分影響系統很大一部分的過程和那些更狹隘地針對特定內容的過程)。
進化心理學家有時認為,一類情境必須相對狹隘才能施加持續的選擇壓力,但這種說法的理由不足。環境中的任何規律性都可能施加選擇壓力,只要它對生物體構成挑戰或機遇,而這是否會促使適應僅僅反映了遺傳變異可能導致滿足挑戰或抓住機遇的能力發生變異的可能性。在複雜、不可預測的情況下,無論其表面上的差異如何,選擇增加分析因果結構的能力的可能性都非常高。現有的適應性可能有助於在進化熟悉的問題上表現良好,但一般智力應該提供額外的促進作用。
歸根結底,資訊處理通常是透過領域通用和領域特定機制的組合來完成的。因此,我們預測,儘管在進化新穎和進化熟悉的推理形式之間,群體層面的表現會存在差異,但所有型別問題的表現都將相互關聯,並且也與g相關,這反映了領域通用過程的額外影響,超過了進化模組賦予的任何物種典型偏差。
現在所有這些理論推測都結束了,我們實際上發現了什麼?
結果
首先,我們複製了先前文獻中的一些主要發現。我們所有的一般智力測量都積極地載入在g因素上,表明它們都在挖掘單一的外顯認知能力結構。其次,在分析的群體層面,預防性和社會交換推理專案比任意推理專案被更大比例的參與者解決。換句話說,在進化熟悉的情境中進行的推理被發現比應用任意規則時更容易解決。
個體差異層面的發現也說明了問題。所有 70 個推理專案(無論內容如何)的準確率的可靠性都非常高 (α = .88)。因此,跨試驗型別摺疊,所有推理問題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共同變異。這促使我們建立了演繹推理的速度和準確率的一般因素,我們用它來評估與g的關係。
事實證明,演繹推理的準確率與g顯著相關。每種推理形式(任意、預防性和社會交換)以及演繹推理準確率因素都與g顯著相關。有趣的是,g與演繹推理的速度沒有顯著相關性。據推測,外顯推理在邏輯準確率中起著更大的作用,而認知模組在促進情境化推理的速度方面比在報告邏輯準確率方面起著更大的作用。
以下是結果
這些結果表明,關於進化熟悉內容的推理顯示出可靠且一致的個體差異,並且準確率與一般智力相關。這些結果支援了我們的假設,即領域通用認知能力應該有助於解決任何外顯認知複雜問題,無論它是否還受到進化模組化啟發式的額外促進。這些結果直接反駁了一般智力應該僅與“進化新穎”問題的表現相關的觀點。
事實上,我們的結果表明,在考慮個體差異時,在“進化新穎”和“進化熟悉”問題之間做出如此鮮明的對比是具有誤導性的,因為我們發現g與涉及預防措施和社會交換的進化熟悉的推理形式顯著相關。總而言之,似乎構成g基礎的領域通用認知機制積極參與任何形式的足夠複雜的外顯推理,即使更具體的心理機制也被應用於手頭的任務。
這些結果對多元智力理論和偉大的理性辯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您可以閱讀發表在Intelligence期刊上的論文此處,以進一步討論這些重要問題。
看來一般智力與進化心理學非常相容。我期待更多的研究將這兩個領域更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因為這兩個領域都可以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
注:本文最初發表於今日心理學。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摘自以下論文
Kaufman, S.B., DeYoung, C.G., Reis, D.L., & Gray, J.R. (2011). 一般智力預測即使對於進化熟悉的內容也具有推理能力。Intelligence, 39, 311-322.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