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斯·德瓦爾論人類靈長類動物:要愛,不要戰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這是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為《大眾科學》撰寫的關於人性的四篇系列文章中的最後一篇,基於他正在進行的研究。(第一篇文章,關於我們的公平感,可以在此閱讀;第二篇文章,關於擁擠的影響,在此閱讀;第三篇文章,關於權力和聯盟,在此閱讀。) 德瓦爾和其他研究人員出現在一系列“擴張部門”的影片中,這些影片也關注同一主題。

人類的攻擊性和戰爭的起源仍然存在激烈的爭論。到目前為止,這場辯論一直以黑猩猩的行為以及這與我們自身物種的比較為主導。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我們還有一個同樣親近的靈長類親戚,倭黑猩猩。這個物種讓霍布斯主義者非常不舒服,所以他們竭盡全力邊緣化它。一位人類學家嚴肅地建議我們應該忽略倭黑猩猩,因為它們瀕臨滅絕,卻沒有意識到,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也應該忽略“露西”、“阿爾迪”以及所有那些早已逝去的祖先。其他人則把倭黑猩猩當作一個奇妙的後記,一種偉大的好奇心,但與我們的起源無關。

第一項比較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研究是在慕尼黑的赫拉布倫動物園進行的。德國科學家列出了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差異,包括倭黑猩猩的敏感性、和平性和明顯的性慾。如果這些差異在 20 世紀 50 年代就已經為人所知,那麼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倭黑猩猩在關於人類攻擊性的辯論中缺席了,並且至今仍然如此?嗯,那項研究是用德語發表的,而且說英語的科學家閱讀英語以外的任何語言的時間早已過去。另一個原因是文化:維多利亞時代的態度阻止了大多數美國或英國科學家觸及倭黑猩猩的情色。在 20 世紀 90 年代,一個英國攝製組前往非洲偏遠的叢林拍攝倭黑猩猩,卻在每次取景器中出現“令人尷尬”的場景時停止拍攝。而《國家地理》從未發表其攝影師帶回的露骨的倭黑猩猩照片(這些照片隨後被這位攝影師弗蘭斯·蘭廷和我自己在《倭黑猩猩:被遺忘的猿類》中很好地利用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有關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更重要的是,倭黑猩猩不符合關於人性的既定觀念。請相信我,如果研究發現它們互相殘殺,每個人都會知道倭黑猩猩。它們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問題。我有時會嘗試想象,如果我們先認識倭黑猩猩,然後再認識黑猩猩——或者根本不認識黑猩猩,會發生什麼。關於人類進化的討論可能不會圍繞暴力、戰爭和男性主導地位,而是圍繞性、同理心、關愛和合作。我們將佔據多麼不同的知識景觀!

倭黑猩猩的行為就好像它們從未聽說過在人類學界仍然流行的殺手猿理論。在野生的倭黑猩猩中,沒有致命的戰爭,沒有男性主導地位,而且有大量的性行為。它們要愛,不要戰爭。科學對它們的麻煩比 20 世紀 60 年代的家庭對想要搬回來的留長髮、吸大麻的害群之馬的麻煩還要大。他們關掉燈,躲在桌子底下,希望這個不速之客會離開。

 

關於作者

弗朗斯·德瓦爾博士是一位荷裔美國靈長類動物學家,以其流行的著作而聞名,例如《黑猩猩政治:猿類中的權力和性》(1982 年)和《同理心時代:大自然對更仁慈社會的教訓》(2009 年)。他在亞特蘭大的埃默裡大學任教,並在該大學的耶克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指導生命聯絡中心。他已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影片來源:擴張部門

Frans B. M. de Waal is director of the Living Links Center at Emory University, where he studies the behavior and evolution of primates. He is author of The Age of Empathy: Nature’s Lessons for a Kinder Society (Harmony Books, 2009).

More by Frans B. M. de Waa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