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肯風暴”桑迪:由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共同縫合而成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350.org的聯合創始人比爾·麥吉本前幾天發表了一個評論,很好地概括了混合型怪獸風暴——颶風桑迪的本質:“這東西是由自然和非自然(的)因素縫合在一起的。” 這種風暴的大部分因素確實在過去就已觀察到,無需將全球氣候變化視為致因。儘管如此,我還是將其稱之為“超越完美風暴”。

桑迪與過去類似風暴(包括1991年以書和電影聞名的完美風暴)的區別在於,桑迪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向西轉彎,直撲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10月份沿東海岸移動的颶風幾乎總是轉向海上,很少向正北移動。桑迪是第一個在10月份左轉並以向西的軌跡衝擊東海岸的颶風。

由於桑迪最初是颶風,我們自然而然地會尋找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這場特殊風暴。儘管就颶風季節的後期而言,海洋溫度異常溫暖,但我認為這種觀點看待問題的方式是錯誤的。使桑迪如此不尋常的是大氣相互作用,它將她從一場中等颶風轉變為一個混合型怪獸風暴,結合了晚季颶風和早冬東北風暴的最壞特徵。這個巨大而強大的混合風暴在登陸後並沒有像典型的颶風那樣失去能量,因為它被來自北極的冷空氣入侵相關的急流低壓槽所提供的能量所超充。因此,我認為看待全球氣候變化關聯的更好方式是,問為什麼溫帶外條件如此不尋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年,我們經歷了有記錄以來北極夏季海冰的最大損失。這使得更多來自北極的冷空氣團頻繁入侵中緯度地區。這也為急流中更大幅度的波浪、這些波浪移動更慢時更持久的天氣條件以及阻塞模式發展的可能性增加奠定了基礎。所有這些都可能在氣候振盪(如北極振盪和北大西洋振盪)中自然發生(沒有人為影響)。然而,由於溫室效應的北極放大作用,最近前所未有的海冰損失確實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在這場怪獸風暴的不尋常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擔憂。

桑迪所遵循的前所未有的向西軌跡與格陵蘭島和北大西洋上空今年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極高壓系統相關的阻塞模式有關。這種阻塞模式導致急流自身折回。這種行為雖然不尋常,但並非聞所未聞。事實上,氣象學家為這種大氣舞蹈起了一個名字:藤原效應。以前從未觀察到的是,一個晚季颶風被吸入這種舞蹈中,然後隨後轉變為混合型怪獸風暴。

如果沒有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這種混合型怪獸風暴會出現嗎?我認為我們永遠無法在沒有一些模糊性的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我要說的是,氣候系統現在傾向於有利於本週和未來發生這種不尋常的風暴。桑迪的風暴潮與滿月及其相關的天文高潮的巧合只是運氣不好,不幸的是,它大大加劇了這場價值 200 億美元的風暴的破壞性影響。

桑迪的登陸與總統選舉的準備階段的巧合,我認為這歸咎於候選人在辯論中未能討論全球氣候變化的糟糕業力。

圖片:Bomboloni on FlickrPaul L. McCord J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