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對化學恐懼症的恐懼毒害我們的溝通

關注非理性的恐懼無助於提升化學的公眾形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化學家們普遍認為,“化學恐懼症”是許多人對化學物質感到不安的根源。然而,將這個問題定義為一種非理性的恐懼可能不是改善化學物質公眾形象的最佳方法。這是 Matthew HartingsRaychelle Burks 和我在週一于波士頓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第 250 屆全國會議暨博覽會上的一個小組討論中討論過的概念。

當我們在討論人們為什麼不“理解”科學時,提到化學恐懼症,我們最終往往會顯得居高臨下——或者像其他人所說的那樣“向下打壓”——透過嘲笑人們缺乏知識或教育。畢竟,我們甚至確定我們真的理解人們對化學的感受嗎?

我們對公眾對科學的看法瞭解很多,但關於化學的具體資料相對較少。軼事證據表明,公眾對化學家的工作缺乏認識和了解,但我和我的同事最近決定對這種情況進行更客觀的衡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和我的同事發現,公眾對化學、化學家和化學物質的看法遠比我們認為的要積極得多。 像其他科學一樣,人們認為化學給社會帶來的好處大於風險。 正如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所述,問題在於許多人對化學家是什麼以及他們做什麼感到困惑。 此外,人們對化學往往持中立態度,並且不認為它與個人有何關聯。 他們與化學的“接觸”有限,並且對其應用以及化學在各個行業和科學領域中發揮的作用認識不足。 但他們並不“反化學”。

圖片由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提供。 點選放大

當我們調查化學家對公眾的態度時,我們發現與公眾輿論的現實相比,我們的社群傾向於描繪非常負面的畫面。 許多人特別擔心化學物質名聲不好,我們發現化學恐懼症經常被提及為這種名聲的原因和/或結果。 這現在是許多討論中一個根深蒂固的說法,但這是我們的社群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形成的。

我們發現,人們對化學物質的看法不會影響他們對化學或化學家的看法。 但是,如果化學家在試圖消除人們普遍存在的誤解時,堅持引用化學恐懼症,我們實際上可能會啟用恐懼,迎合現有的刻板印象或助長自卑感。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知道化學物質和化學元素構成了宇宙中的一切,但是當他們在日常對話中使用“化學物質”這個詞時,他們的意思並非如此。 我們必須接受“化學物質”這個詞通常被用作“有毒”和“有毒物質”的簡寫。 這種含義並非來自字典或教科書,而是來自一種常見的、強大的啟發式方法——一種思維捷徑——在這種方法中,“天然”的東西被認為比人造的東西更好。 這種觀念由來已久,並且深深地紮根於我們的文化和語言中。

理解了這一點,我不得不贊同赫爾大學高階講師兼科學作家馬克·洛奇的觀點,他認為“化學恐懼症是化學家構建的概念”,並且“現在是我們化學家停止感到如此不受喜愛的時候了。” 洛奇認為,“這幾乎就像我們正在經歷對化學恐懼症的恐懼:對化學恐懼症的恐懼。”

在我們希望影響公眾態度之前,我們需要改變我們對公眾的態度。 我們需要創造新的、積極的聯想,而不是關注舊的負面聯想。 我們應該避免談論化學恐懼症(洛奇建議我們停止使用 #化學恐懼症 標籤)或以負面術語來構建我們的溝通,例如“對抗無知”或“揭穿錯誤”。 相反,我們應該嘗試更加積極向人們展示化學如何讓我們感受到,並在社會中捍衛化學事業。 讓我們不要忘記,我們都在充當化學的形象大使。

Chiara Ceci is a naturalist and science communicator. She works as th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Executive at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hiara has spent many year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experimenting across audiences and media.

More by Chiara Cec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