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服務於藝術:一分錢一分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上週,古生物學界一位非常著名的藝術家在一定程度上公開地爆發了怒火。他的長篇大論引發了一場對話,這場對話早就應該受到關注了。問題的核心是科學及其累積知識的傳統,與為這些知識做出巨大貢獻的藝術家的權利之間的根本利益衝突。這種衝突困擾著藝術家和研究人員,但隨著預算收緊和機會減少,藝術家越來越處於劣勢。

這位古生物藝術家是格雷格·S·保羅。在他極具影響力的職業生涯中,他非常幸運地想出了一種巧妙的方法,為科學論文繪製恐龍骨骼圖。這種風格在業界被稱為他的風格,並恰如其分地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花了多年時間完善這種風格,其新穎性足以建立他的聲譽,並維持他近 30 年的職業生涯。

格雷格·S·保羅繪製的圓頂龍骨骼重建圖,出自他的著作《普林斯頓恐龍野外指南》。圖片 © 格雷格·S·保羅,經許可使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古生物學家非常依賴慣例,以便他們可以並排比較科學論文,並找到可靠的方法來理解被數百萬年曆史搞亂的資料集。這促使人們在發表骨骼和重建圖時採用標準,以便無論化石位於何處,都可以無縫地進行比較。格雷格·保羅的恐龍插畫風格結合了多種資訊:骨骼解剖結構、身體輪廓以及骨骼的缺失部分,並以幾種標準檢視呈現:側檢視、背檢視(頂部)、腹檢視(後部)。它非常擅長直觀地傳達這些資訊,因此已被廣泛採用/模仿。

麥氏布隆託龍的骨骼重建圖。據我所知,該影像由邁克·泰勒“改編”(請參閱布隆託龍新聞資料包中略微令人困惑的署名),改編自斯科特·哈特曼的大型圓頂龍插圖。自從格雷格·保羅爆發怒火以來,哈特曼已經寬宏大量地承認了他的觀點,並承諾重新繪製他擁有的約 100 幅骨骼重建相簿。

從嚴格的版權角度來看,這是非法的。保羅花了多年時間開發這項技術,他將零散的資訊組合成簡潔明瞭的插圖的天賦應該得到大量工作和堆積如山的現金的回報(暗示著瘋狂的笑聲,一路到銀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保羅發明了一種慣例,而且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慣例。這種慣例應該被廣泛使用,以規範否則將是一堆關於散落在全球各地的化石碎片的倒黴沉思的討論。沒有慣例,大量資訊(以及由此產生的進步)將在隨之而來的混亂中丟失。

作為一名專職插畫家,我放棄了對此類事項的智慧財產權主張,以換取固定的薪水和穩定的工作。在這些情況下,當科學的利益與我作為企業經營者(所有個體經營藝術家都是如此)的自身利益發生衝突時,科學勝出,毫無疑問。簡而言之,我是一名服務於科學的藝術家。如果我能想出一種如此出色的資訊呈現方式,以至於它一路走向了神話般的慣例地位,那就太棒了,我已經為自己揚名立萬了(嘿老闆,漲點工資怎麼樣?)

格雷格·保羅或任何其他個體經營藝術家(即:小企業主)都沒有這種奢侈。他必須堅決捍衛自己的版權和智慧財產權,否則就會在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領域失去寶貴的收入。這種領地意識讓科學家們感到震驚和惱火,他們期望以僅僅獲得署名權為代價來換取資訊共享的文化。

不幸的是,獲得署名權並不能支付賬單。而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折衷方案的專職插畫職位卻越來越少。隨著信譽良好的機構的專職插畫家退休,他們根本沒有被取代。去年,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發生了一場更為壯觀的插畫職位裁減事件,在總共四個職位中裁掉了三個職位。這種趨勢正將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衝突推向高潮,因為研究人員被迫僱用承包商來完成他們的插畫工作。他們支付與聘用專職插畫家相似的每小時工資,卻忘記了承包商必須購買自己的裝置、醫療保險和支付租金,更不用說尋找客戶了。為了彌補,藝術家放棄了對其作品的較少權利,這反過來又激怒了科學家。當他們無法簡單地修改去年為一篇新論文付費的圖表時,他們會怨恨藝術家。這是一個無情的迴圈,讓所有人的血壓都在升高。

上個世紀初,大學採用終身教職制度,以保護他們的教授,並允許他們自由表達可能不受歡迎,但最終具有革命性的思想。那麼,誰又會站出來為服務於科學的藝術家說話,保護他們推動科學進步的能力,而不必擔心捱餓呢?科學依賴於此。

連結

格雷格·S·保羅插畫

保羅給藝術家、研究人員和製片人的信

斯科特·哈特曼的骨骼重建圖

藝術進化:潘多拉的鉛筆盒:藝術家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否有界限?

戀上裂口龍的時代:古生物藝術中的大辯論

古生物之王:格雷格·保羅威脅要採取法律行動!

咬合之物:骨骼姿勢

格雷戈裡·保羅關於使用我的恐龍復原圖的宣告。不斷點選“Thread Next”選項卡以檢視其餘討論。

 

關於作者:卡利奧皮·莫諾伊斯是芝加哥大學的科學插畫家。她的作品曾出現在《自然》《科學》《創世紀》的封面上,並被《南方公園》抄襲(第 10 季,第 12 集:“讓上帝走”)。她為兩本暢銷科普非虛構書籍繪製了插圖,分別是尼爾·舒賓的《你的內魚:追溯人類身體35億年演化史》和傑瑞·科因的《為什麼進化是真的》。她確信,透過創作針對目標受眾的引人入勝、直觀的影像,科學家可以使他們的研究既有趣又易於理解,最終使公眾更積極參與並提高科學素養。她在科學之眼部落格上撰寫部落格。她的作品集可以在www.kalliopimonoyios.com上找到。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