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在以色列北部度過的第一個晚上,來自黎巴嫩的火箭彈落在離野外考察點不到 50 公里的地方。對於小組中的以色列科學家來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小火箭彈,只有擊中你的房子才有事,”一位以色列人說道,以安撫他的捷克同事,他們在聽到炸彈這個詞時,眼睛不由自主地睜大了。來自西岸、持有特殊工作許可證的巴勒斯坦人也覺得這沒什麼好擔心的。在以色列,火箭彈襲擊每隔幾周就會成為新聞,但實際的傷亡很少見。
將這個多元化群體聚集在一起的是對盲鼴鼠的研究,這是一種毛茸茸的“香腸”,長著滑稽的突出牙齒。盲鼴鼠在地下挖洞,因此是盲眼的——它們的眼睛被一層皮膚覆蓋——並且長著大牙齒,它們用牙齒在泥土中挖掘。它們在以色列非常常見,以至於在驅車前往的路上,Eviatar Nevo 不停地指出高速公路沿線的鼴鼠丘。
內沃在以色列研究盲鼴鼠已經超過 50 年了,積累了 300 多篇關於它們的出版物和海報。(鼴鼠只是他眾多研究興趣之一,他還在指導我進行一個關於果蠅的不同研究專案。)作為海法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和進化研究所的創始人,83 歲的他沒有表現出任何放緩的跡象。他是在野外帶領大家穿過帶刺灌木和岩石山丘的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是玄武岩,”內沃指著地面說,“那是白堊,”這次他指著山丘對面。他簡單的話語概括了我們為何來到這片特定的田野。一條地質斷層將田野一分為二,一側是覆蓋著茂密荊豆灌木的白色白堊土壤,另一側是植被稀疏、粘土狀的玄武岩土壤。根據內沃的說法,這裡的鼴鼠已經適應了兩種不同的環境,2003 年的一篇論文報告稱,生活在這兩種土壤中的種群之間存在基因分化。這與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經典的適應性例子不同,因為與孤立的島嶼不同,沒有什麼可以阻止白堊土中的鼴鼠與玄武岩中的鼴鼠相互作用。然而,DNA 證據表明它們正朝著各自的方向發展。
為了研究這些鼴鼠在地下的實際行為,內沃請來了來自捷克共和國南波西米亞大學的經驗豐富的無線電追蹤器 拉迪姆·舒姆貝拉 和揚·什克利巴。這是他們的研究小組兩次以色列之行的第一次。在最初的這次旅行中,他們正在捕捉鼴鼠,以便安裝無線電項圈。一月份的第二次旅行將包括無線電追蹤和洞穴系統測繪。拉迪姆和揚曾在非洲花費數月時間研究地下齧齒動物,因此他們非常擅長使用陷阱、無線電裝置以及鼴鼠科學家最基本的工具——鋤頭。
阿里和哈桑是來自西岸的阿拉伯獵人,他們只用鋤頭來捕捉鼴鼠。自 70 年代以來,內沃一直聘請阿拉伯獵人捕捉鼴鼠,時間太久了,沒人記得他們最初是如何相遇的確切情況。阿里回憶說,他第一次學會捕捉它們是在遇到一位以色列科學家之後,這位科學家不是內沃,他在邊境限制較少的西岸捕捉鼴鼠。如今,讓西岸居民進入以色列並非易事。西岸的失業率高達 25% 甚至更高,而以色列的工資更高,許多人渴望在這裡工作。為了為阿里和哈桑獲得八天的工作許可證,內沃每天都向政府辦公室傳送信件。
幾十年來,以色列科學家和巴勒斯坦獵人之間建立了融洽的關係。阿里從西岸帶來了兩升鷹嘴豆泥,揚把它像黃油一樣塗在皮塔餅上吃。(吃鷹嘴豆泥的正確方法:撕開皮塔餅,用手挖著吃。)
食物並不是國際合作中唯一齣現差異的地方。拉迪姆和揚不會說希伯來語或阿拉伯語,而阿里和哈桑不會說英語或捷克語。第一天,拉迪姆試圖透過翻譯解釋他為什麼想要來自玄武岩和白堊土的鼴鼠。白堊土茂密的灌木覆蓋使得捕捉鼴鼠變得困難,尤其因為白堊土中生活的鼴鼠也較少。
對於希望最大限度提高捕獲量的阿里和哈桑來說,留在玄武岩上更有意義。當然,這破壞了這項研究的科學目的,即比較這兩個種群。解釋這一事實花費了幾分鐘,並且在翻譯過程中,人們來回不安地瞥了幾眼,但最終資訊還是傳達了。
當捷克人去設定陷阱時,阿里和哈桑帶著鋤頭走進了田野。捕捉鼴鼠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首先,獵人開啟鼠丘,露出下面執行的隧道。然後他們等待——“有時 30 分鐘,有時一整天”,阿里說。當鼴鼠感覺到空氣湧入時,最終會出來修復鼠丘。然後用鋤頭在動物身後迅速一擊,擋住它逃回隧道的路徑。抓住了。
事實上,野外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很無聊。這與實驗室工作臺沒什麼不同,只是天氣不是溫度可控的(十二月很冷),而且動物在不知道什麼地方亂竄,而不是整齊地組織在籠子裡。幾個小時以來,捷克人四處奔波設定和檢查陷阱,巴勒斯坦人在他們開啟的鼠丘旁等待。什麼也沒發生。“在非洲,我整天都像這樣坐著,”拉迪姆蹲在一個鼠丘旁邊,鋤頭準備就緒,“我要瘋了。”
阿里抓到了第一隻動物。他走過來,它在他手中像上緊發條的玩具一樣嗡嗡作響。這隻在地下看起來如此聰明和狡猾的鼴鼠——一隻鼴鼠用泥土緊緊地堵住了一個陷阱,以至於我花了二十分鐘試圖清理它也沒有任何進展——在露天環境中卻顯得格格不入。即使你把它放在地上,它也不會跑掉,因為它不知道在沒有隧道的情況下該往哪裡跑。
野外考察的第一天以六隻鼴鼠結束。陷阱:4 只,獵人:2 只——遠遠超出拉迪姆的預期。“六隻!”他說,舉起兩隻手的手指。在接下來的七天誘捕中,他們有望達到 30 只的目標。
除了為鼴鼠安裝無線電項圈外,研究人員還計劃進行其他比較實驗:DNA 測序、X 射線和發聲記錄。最終目標是全面瞭解鄰近的白堊土和玄武岩種群之間在身體和行為上的差異。它們僅相距 100 米,它們會相互作用嗎?它們有多不同?
內沃的辦公室裡有一張彩色編碼地圖,上面標明瞭以色列的四種盲鼴鼠。他的地圖只覆蓋以色列,但鼴鼠遍佈中東地區,公然無視國際邊界。然而,對於人類來說,邊界並不那麼容易跨越。內沃表示有興趣研究利比亞的鼴鼠,但與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一樣,持有以色列簽證的旅行者,更不用說以色列護照了,都被禁止入境。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也同樣無法逾越。但是,如果你爬到白堊土-玄武岩野外考察點的山丘上,你可以看到在下一個山頂上有一個黎巴嫩城鎮,距離這裡僅五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