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中的動物關懷倫理:我的難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些最近的部落格帖子 Scio13 的一次會議(此處討論)已經探討了公民科學中的倫理問題。學術界非常重視研究倫理:每個涉及人類受試者的研究專案在開始之前都會由一個獨立的委員會(機構審查委員會,IRB)進行審查。

當公民科學涉及人類受試者時,它必須遵守相同的規則——即使看起來可能不存在倫理衝突。當專案不遵循這些步驟時,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麻煩——最近的一個例子是 uBiome 的問題,他們受到了批評,因為他們在完成人類微生物組測序的眾籌活動後才尋求對其研究方案進行 IRB 審查。動物研究也受到類似嚴格的倫理審查,因此最近 uBiome 的混亂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即將啟動的關於鳥類的新公民科學專案中處理我的倫理責任。

在不斷擴充套件的公民科學領域中,成千上萬的自然歷史專案涉及脊椎動物。在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我們的公民科學專案招募了數萬名志願者,他們遵循的方案範圍從統計樹林中的鳥類到統計巢穴中的鳥蛋。這些專案的方案已經過康奈爾大學機構動物護理和使用委員會 (IACUC) 的審查和批准,以確保我們符合所有適用的聯邦、州和地方法規,關於人類安全和動物的人道待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顯然,背景很重要。當人們觀鳥時,他們是在進行一項愛好。當公民科學參與者觀鳥並將資料提交給康奈爾實驗室時,他們是在合作進行研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 IACUC 批准的方案涵蓋了他們。例如,在人們可以為我們的 NestWatch 計劃監測鳥巢之前,他們必須透過關於NestWatch 行為準則的測試才能獲得認證,該準則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鳥巢的干擾,同時收集高價值資料。一項相關研究發現,志願者監測鳥巢的表現與史密森尼生物學家相當,在對鳥巢繁殖成功率造成沒有負面影響

實驗室的鳥巢監測專案有著悠久的歷史,始於 1960 年代,其方案和倫理已得到充分確立。但我即將啟動的一個新專案有點複雜。即將到來的家麻雀專案旨在解決一些基礎科學問題和一個關於如何控制這種入侵物種的保護問題。控制入侵物種並不涉及 NestWatch 儘量減少鳥巢干擾的方案,而是恰恰相反,涉及干擾鳥巢。

對於保護實驗,目的是確定常用方法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家麻雀種群,或至少減少它們對巢箱的使用方面的有效性。家麻雀是一種非常成功的入侵物種:它們在一個多世紀前被引入北美,現在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家麻雀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們在爭奪巢穴方面非常具有攻擊性,有時會殺死本地鳥類以佔領它們的巢箱。

許多因素影響本地鳥類種群,但對於藍知更鳥來說,人們搭建鳥巢箱進行築巢的集體努力對東部、山地和西部藍知更鳥的種群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有些人會在後院放置幾個巢箱;另一些人則建立數百個巢箱的小徑。作為藍知更鳥巢箱的“房東”,如果家麻雀搬進來,許多人會想方設法驅逐它們。因此,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阻止和消滅家麻雀。我想 выяснить 所有這些努力是否對家麻雀對巢箱的使用產生任何可衡量的影響。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特定於地點的,因此可以透過公民科學方法實現所需的重複性。

北美絕大多數鳥類都受到《候鳥條約法案》的保護,但家麻雀作為非本地物種,則不受保護。因此,個人管理家麻雀不需要聯邦或州政府的許可。在某些方面,這使得家麻雀成為公民科學研究的便捷研究物種。我們的保護實驗將明確評估所謂的“被動”麻雀管理技術,例如修改巢箱以阻止家麻雀,在麻雀巢建成後移除它們,以及移除鳥蛋。由於我們的研究方案涉及鳥巢干擾,我們正在等待 IACUC 的審查和批准。然而,缺乏對麻雀的法律保護意味著,在我們專案之外的人們,在如何對待家麻雀方面沒有指導方針,而這就是我的倫理困境所在。

儘管我們的方案僅涉及被動管理措施,但許多藍知更鳥愛好者也積極管理家麻雀——這意味著他們誘捕或射殺成年家麻雀以將其從種群中移除。這些活動與我的專案或康奈爾實驗室的任何其他專案無關,而且這樣的志願者專案不太可能透過 IACUC 審查。

但積極管理確實存在。我的難題是:我可以研究它嗎?如果不收集關於積極管理實踐的資料,我們就無法知道它們如何影響種群動態。但是,如果我從進行積極管理的人那裡收集資訊,他們是否事實上就成為了我們的公民科學參與者?如果是這樣,他們就成為了不遵循我們方案的參與者。IACUC 僅對我們研究方案中的實踐提供倫理監督。當我進入發表結果的階段時,期刊可能會反對關於積極管理的資料,因為它不是我們經 IACUC 批准的方案的一部分。我如何在不認可這些活動的情況下研究它們的活動?

我在這裡無意對家麻雀管理的倫理做出判斷,這是一個單獨的複雜問題。我感興趣的是更好地理解研究倫理。因此,我呼籲公民科學從業者、參與者、倫理學家和其他人提出意見:(如何)在公民科學背景下研究他人的積極管理?

圖片:家麻雀東部藍知更鳥

Caren Cooper, PhD, is a Assistant Director of the Biodiversity Research Lab at the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 She studies bird behavior, reproduction and ecology with citizen science networks. In addition, Cooper works with social scientists to study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citizen science and nature-based recreation. She has analyzed how citizen-science has been used to aid urban planning, e-governance and policy initiatives. She is writing a nonfiction book about citizen science, is a Senior Fellow in the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Program, and Community Science Fellow with the Thriving Earth Exchange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Cooper is a blogger for SciStarter.

More by Caren Coop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