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想不出比這更好的引言了
人們對糞便中微生物的關注遠多於對食物中微生物的關注。 歷史上,致力於研究我們所吃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相當狹窄的物種範圍內,即那些引起疾病的物種和那些被認為具有某些“益生菌”健康益處的物種。 對於典型美國飲食中存在的攝入微生物群落的影響知之甚少,甚至關於哪些微生物、它們的數量以及它們在不同飲食和不同膳食之間的變化程度等基本問題,都尚未得到解答。
喬納森·艾森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試圖糾正這種知識的匱乏,最近在PeerJ上發表了一些成果,PeerJ 是一份相對較新的開放獲取線上期刊。 該方法非常簡單明瞭:準備 3 種不同型別的膳食,並比較存在的微生物。 令人驚訝的是,直到現在才有人想到這樣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微生物組——生活在我們體內和體表的微觀生物的集合——是一個日益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並且與人類健康的許多方面有關,從肥胖和糖尿病到自身免疫和癌症。 因此,許多研究人員和公司都希望開發新的療法,以針對或操縱微生物組,從而治療疾病。 從開發專利微生物藥丸來治療像艱難梭菌這樣的腸道感染,到食用食物來鼓勵某些微生物生長,這個領域充滿了潛在的想法,並且不乏有江湖騙子有興趣利用聽起來很科學的詞語來銷售他們的產品(抱歉,沒有指向他們的連結)。
壞訊息是,我們仍然不太瞭解“健康”微生物組是什麼樣的,更不用說如何從促進疾病的微生物組轉變為促進健康的微生物組了。 但所有這些都與本文無關——他們只是想知道:我們吃的食物中到底有什麼,以及它的可變性有多大?
作者為 3 種不同的飲食準備或購買了每種 3 份膳食。 “美式”飲食基本上是星巴克和麥當勞(令人沮喪的準確),而“美國農業部”飲食則包含營養均衡的膳食,其中包含推薦份量的水果和蔬菜。 “素食”飲食與美國農業部飲食相似,但他們去除了任何動物產品(您可以點選此處檢視每種膳食的構成)。 有趣的是,他們沒有在實驗室裡準備膳食,而是使用了某人的真實廚房。 一方面,這非常有道理,因為許多微生物將來自環境,而實驗室絕不是典型的環境。 另一方面,這種環境無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考慮到結果,我懷疑他們實際上是在測試這個廚房的微生物組成,而不是食物的微生物組成。
無論如何,一旦膳食被選擇和準備好,真正的工作就開始了。 他們透過將微生物鋪在培養皿上並尋找微生物菌落的生長,以及使用 DNA 測序來精確識別存在哪些微生物,從而檢查微生物的存在。 在大多數情況下,膳食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的,因此很難準確地說出它們來自哪裡。 但在所謂的“美式”飲食中,唯一存在的東西是星巴克超大摩卡星冰樂,所以我們知道所有的細菌都來自那裡……幾乎 50,000 個獨立的活微生物細胞,代表著 超過 1,000 種不同的物種。
但這只是我的好奇心,大部分結果來自比較每種不同飲食中存在的多樣性,並且(至少對我來說)有點出乎意料的是,沒有明顯的差異。
- 這些圖表中的每一個都是計算測量的微生物多樣性的不同方式——它們似乎沒有檢測到太多變化。 點選放大。
存在的微生物型別也大致相似,儘管美國農業部和素食飲食中(在數量方面)更多。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不知道!
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攝入的微生物對腸道菌群的影響、食物、膳食和飲食之間變化的程度,以及膳食微生物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的程度。
這些是我感興趣的問題,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 但我們的知識非常初步,以至於我們仍然需要花時間來描述那裡有什麼,然後才能希望進行受控實驗。 我個人希望看到在更多不同的廚房中準備更多種類的飲食——我有點擔心環境對這些結果的影響超過了食物本身。 這是邁出的良好第一步,也是建立基線所必需的,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那之前,我需要再來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