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免費食堂之一的後勤保障

瞭解印度阿姆利則金廟如何製作免費公共膳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準備感恩節大餐讓你感到畏懼,那麼請想想金廟的免費食堂每天要製作 75,000-100,000 份膳食需要付出什麼。


金廟位於印度阿姆利則,是一座錫克教謁師所(禮拜場所)。錫克教創始人 गुरु नानक (古魯·納納克) 提出了免費食堂的想法,這種廚房在許多謁師所中都能找到。所有訪客,無論其年齡、性別、宗教或社會經濟地位如何,都歡迎享用免費膳食。由於種姓等級制度在 500 多年前引入時非常明顯,因此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它挑戰了社會規範。

世界各地的謁師所都有免費食堂,但金廟的免費食堂可能是最宏偉的。他們的免費食堂始終開放,因此訪客可以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間用餐。圖片來源:Arian Zwegers Flickr (CC BY 2.0)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膳食是素食,使用約 1,300 公斤扁豆和近 1,000 公斤大米。 圖片來源:Paul Lemons Flickr 保留所有權利

 

幾乎 2,000 公斤的食材被準備好,由數百名志願者和僱傭員工互相合作完成。圖片來源:Kulveer Virk Flickr (CC BY 2.0)

 

平均每天研磨 10,000 公斤小麥粉,製作約 200,000 張印度薄餅。有時印度薄餅是手工製作的,但在繁忙的日子裡會使用自動印度薄餅機,每小時可以製作 25,000 張印度薄餅。圖片來源:Ajay Goyal Flickr (CC BY 2.0)

平等被強調——不僅每個人一起吃飯,他們還共同參與準備、烹飪和飯後清理的所有環節。大約使用 300,000 個盤子和勺子來盛放公共膳食。圖片來源:Haresh Patel Flickr (CC BY-ND 2.0)

 

盤子清洗乾淨後,會被堆疊起來,為下一批訪客做好準備。圖片來源:Ravneetn13 (CC BY-SA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