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歡樂時光#2:十月節和比重

我正在“食品問題”這裡進行一個名為“星期五歡樂時光”的月度系列,我將深入探討酒精生產的科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正在“食品問題”這裡進行一個名為“星期五歡樂時光”的月度系列,我將深入探討酒精生產的科學。

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樣,但在過去兩週發生的事情之後,我需要一杯酒。儘管德國的官方慶祝活動已經結束了幾個星期,但自1810年以來每年在慕尼黑啤酒節上提供的啤酒風格可能仍然可以在您當地的啤酒銷售商那裡找到。 各種各樣的啤酒廠都生產十月節風格的啤酒,但是將您的產品稱為“Oktoberfestbier”的權利是慕尼黑啤酒廠俱樂部的嚴格保護的商標。只有六家啤酒廠被允許在慶祝活動中提供他們的啤酒,分別是奧古斯丁(Augustiner)、哈克-普朔爾(Hacker-Pschorr)、霍夫布勞(Hofbräu)、獅牌(Löwenbräu)、寶萊納(Paulaner)和斯巴登(Spaten)。

所有模仿者製作的風格都是“Märzenbier”,一種用底部發酵酵母釀造的淡啤酒(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討論)。 Märzen 在德語中是三月的意思,那麼為什麼三月啤酒會用於慕尼黑啤酒節呢?這種啤酒被儲存在木桶中,在夏季進行陳釀(lager = 德語中的儲存)。大多數淡啤酒都是在秋季釀造並在冬季儲存的,寒冷的天氣可以防止啤酒變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夏季炎熱之前,沒有製冷裝置,沒有地方可以保持啤酒涼爽,因此釀酒商轉向了一種替代的儲存方法:更多的酒精!為了獲得這個稱號,慕尼黑啤酒節啤酒的酒精含量必須至少為 6%,但更實際的是,這是為了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長。但是,19 世紀的釀酒師如何才能測量啤酒的酒精含量呢?

科學:比重

啤酒的生命開始於一種叫做“麥芽汁”的物質,這是一種甜液體,當麥芽大麥浸泡在熱水中以提取糖和其他有風味的化合物時獲得。這種液體的密度非常高(與體積相比重量高),但是一旦酵母開始分解糖並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密度就會開始降低。即使當釀酒師將酵母轉換為厭氧條件時,糖分子也不能轉化為氣體並釋放出來,產生的酒精比水的密度低,進一步降低了整體重量/體積。

測量密度的原理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自從阿基米德走進浴缸以來(或者故事是這麼說的)。當一個固體物體被放入液體中時,它會排開與其自身體積相等的液體體積。因此,如果我有一個裝滿水的容器,並放入一個 1 立方英尺的保齡球,那麼濺到地板上的水量也將是 1 立方英尺。

但是,一個由泡沫塑膠製成的相同大小的物體會漂浮起來。為什麼?因為從容器中排出的水的體積比泡沫塑膠球重得多。泡沫塑膠球不會下沉,而是會排開與其自身質量相等的水量,並最終漂浮起來,只有該體積被淹沒。

這是用於測量發酵啤酒批次的密度的相對簡單的工具 - 比重計背後的原理,比重計是一種具有已知重量但整體密度低於水的物體(通常是圓柱形的)。當放置在非常稠密的液體中(每單位體積重量高)時,比重計不會下沉很遠,因為它不需要太多液體就可以等於儀器的重量。隨著酵母分解糖並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或酒精,密度會降低,這意味著比重計必須向上推更多的液體以匹配其重量,從而導致它下沉。比重計側面的標記指示它下降的確切程度。

 

古代釀酒師沒有很好的方法來測量絕對密度,所以他們依賴於相對測量。比重計在釀造開始時的深度(“初始比重”或 OG)和結束時的密度(“最終比重或 FG”)之間的差異是啤酒的比重。實際上,不可能準確地將啤酒的比重轉換為其酒精含量 - 確切的比率將取決於麥芽汁的原始糖含量、在好氧(產生二氧化碳)與厭氧(產生酒精)條件下所花費的時間以及許多其他因素,但這種測量方法可以進行合理的近似。

評論:哈彭十月節啤酒

當我可以的時候,我喜歡堅持當地釀造的啤酒,對我來說,沒有比哈彭啤酒廠更本地化的了。它成立於 1980 年代初,是 25 年多來第一家獲得在波士頓生產啤酒許可的啤酒廠(他們喜歡在參觀時炫耀他們的許可證 - 編號為 0001)。他們的“十月節啤酒”顯然只是十月節風格的(他們不在慕尼黑釀造),但非常好。

它倒出來很好,帶有豐富的橙色/白色泡沫頭。它非常清澈,深棕色,帶有一些深琥珀色調。有一種淡淡的、非常令人愉悅的啤酒花香氣,略帶甜味。味道對於十月節風格來說非常標準,但很清爽。有點麥芽味,帶有一點啤酒花味,口感非常乾淨。非常適合涼爽的秋天。

下個月:南瓜啤酒!(我是粉絲,所以我將嘗試一個小組)

------

* 實際上,慶祝活動已經取消了 24 次,主要是由於大戰(以及幾次霍亂流行)。

Kevin Bonham is a Curriculum Fellow in the Microbiology and Immunobiology department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Harvard, where he studied how the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detect the presence of infectious microbes. Find him on Google+, Reddit.

More by Kevin Bonh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