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於11月18日表示,2019年10月是自1880年開始記錄以來全球第二溫暖的10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認為2019年10月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10月,僅比創紀錄的2015年10月低0.05°C。
根據NOAA的資料,2019年10月的全球海洋溫度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全球陸地溫度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根據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UAH)和RSS的資料,2019年10月全球衛星測量的地球大氣層最低8公里處的溫度是42年記錄中第二或第三高的。
圖1. 2019年10月的溫度偏離平均值的程度,根據NOAA和NASA的資料,這是自1880年開始記錄以來全球第二溫暖的10月。在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以及加拿大東北部地區,以及南大西洋、非洲、歐洲、中東、印度洋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創紀錄的10月高溫。只有美國本土西部一小部分地區出現了創紀錄的10月低溫。來源:NOAA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
2019年幾乎肯定會成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5年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NOAA的資料,1月至10月的年初至今期間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時期,僅比2016年低0.09°C。他們的全球年度溫度排名展望表明,2019年幾乎肯定會成為地球歷史上最溫暖的五年之一(並且幾乎肯定不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
這意味著自1880年以來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六年將最終成為最近的六年—2014年至2019年—峰值出現在2016年強厄爾尼諾年。NOAA認為2019年有86%的機率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一年,僅次於2016年。全球許多地區正處於創紀錄的最溫暖年份,包括東南亞、非洲南部以及墨西哥、阿拉斯加、歐洲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
2019年這種接近創紀錄的全球變暖更加引人注目,因為它發生在100多年來最弱的太陽週期最小值期間,並且在沒有強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一年(儘管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較弱的厄爾尼諾現象,並於7月結束)。創紀錄的全球高溫通常發生在強厄爾尼諾事件期間,以及太陽週期接近最大值時。因此,2019年接近創紀錄的溫暖證明了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大。
2019年10月發生的兩起十億美元級天氣災害
根據保險經紀公司怡安的《2019年10月災難報告》,上個月發生了兩起與天氣相關的十億美元級災害:颱風海貝思(日本,100億美元以上)和中國乾旱(22億美元)。截至10月底,2019年發生的十億美元級天氣災害總數為25起。其中10起災害發生在美國,這使得美國連續五年發生10起或更多十億美元級天氣災害—史無前例的現象。自1990年以來的30年中,有15年出現過全球25起或更多十億美元級天氣災害。記錄是2011年創下的44起。以下是怡安統計的今年發生的十億美元級天氣災害
颱風海貝思,10/1 – 10/2,100億美元以上,95人死亡
印度洪水,6/1 – 10/5,100億美元以上,1850人死亡
美國中部洪水,5/1 – 7/31,100億美元以上,0人死亡
颱風利奇馬,中國,6/1 – 7/1,100億美元以上,73人死亡
中國洪水,6/1 – 7/1,85億美元以上,225人死亡
伊朗洪水,3/17 - 4/9,83億美元,77人死亡
颶風多里安,8/31 – 9/7,巴哈馬、美國和加拿大,70億美元以上,664人死亡或失蹤
颱風法茜,日本,9/8 – 9/9,70億美元,3人死亡
美國中部洪水,3/12 – 4/30,50億美元,3人死亡
美國落基山脈、平原、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5/26 – 5/31,40億美元,3人死亡
西班牙洪水,9/11 – 9/15,24億美元,7人死亡
阿根廷和烏拉圭洪水,1/1 - 1/20,23億美元,5人死亡
中國乾旱,10/1 – 現在,22億美元,0人死亡
氣旋法尼,印度和孟加拉國,5/3 – 5/5,20億美元以上,89人死亡
熱帶風暴伊梅爾達,美國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9/17 – 9/20,20億美元以上,1人死亡
氣旋伊代,莫三比克、辛巴威和馬拉維,3/3 - 3/18,20億美元,1007+人死亡
澳大利亞洪水,1/28 - 2/7,19億美元,3人死亡
印度乾旱,1/1 – 現在,17.5億美元,0人死亡
美國平原和中西部地區的惡劣天氣,3/23 – 3/25,15億美元,0人死亡
風暴埃伯哈德,中歐和西歐,3/10,15億美元,2人死亡
美國中部/東部地區的惡劣天氣,2/22 - 2/26,14億美元,4人死亡
美國平原、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5/4 – 5/10,12億美元,1人死亡
美國平原、中西部、東南部和東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4/12 – 4/15,11億美元,9人死亡
中歐的惡劣天氣,6/10 – 6/12,11億美元,0人死亡
美國平原、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3/12 – 3/17,10億美元,5人死亡
厄爾尼諾中性條件占主導地位
NOAA 11月14日釋出的關於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狀況的月度討論表示,目前存在中性的ENSO條件,既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也沒有拉尼娜現象。過去一個月,東部熱帶太平洋基準的Niño3.4地區的海洋表面溫度(SST)雖然高於平均水平,但低於被認為是厄爾尼諾現象所需的高於平均水平0.5°C的閾值。
NOAA和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IRI)的預報員預測,中性條件將持續到冬季的機率約為70%,持續到2020年春季的機率為60-65%。他們認為春季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機率約為20-25%,發生拉尼娜事件的機率為10-15%。
圖2. 截至2019年11月18日,基準Niño 3.4地區(赤道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溫度(SST)偏離情況。過去一個月,SST比平均水平高0.1-0.5°C,未達到被認為是厄爾尼諾現象所需的高於平均水平0.5°C的閾值。來源:Levi Cowan tropicaltidbits.com
2019年10月北極海冰範圍:有記錄以來10月範圍最低
10月1日,北極海冰範圍在41年衛星記錄中為第三低,但在10月13日至30日期間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本月結束時,10月份的冰川範圍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超過了之前2012年創下的紀錄,根據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的資料。然而,從10月31日至11月17日,海冰範圍是記錄中第二或第三低的,僅次於2016年和2012年創紀錄的年份。
在南極洲,自1979年開始衛星記錄以來,2019年10月的海冰範圍是 10月份的第十低水平。
2019年10月的顯著高溫和低溫記錄
北半球最高溫度:47.6°C(117.7°F),科威特阿瓦夫拉,10月3日
北半球最低溫度:-50.3°C(-58.5°F),格陵蘭島喬峰,10月22日和23日
南半球最高溫度:46.7°C(116.1°F),莫三比克馬桑格納,10月8日
南半球最低溫度:-73.3°C(-99.9°F),南極洲協和站,10月8日
(由馬克西米利亞諾·埃雷拉提供)
2019年10月創下(非並列)歷史最高溫或最低溫記錄的主要氣象站
在馬克西米利亞諾·埃雷拉追蹤的、記錄期至少為40年的全球氣象站中,有12個氣象站在10月份創下了新的歷史高溫記錄。沒有氣象站創下歷史最低溫記錄。
多巴哥機場(千里達及托巴哥),最高氣溫 34.8°C,10月16日
中點(澳大利亞),最高氣溫 42.5°C,10月20日
西冷(印度尼西亞),最高氣溫 37.4°C,10月22日
望加錫(印度尼西亞),最高氣溫 39.0°C,10月2日
布法羅嶺(辛巴威),最高氣溫 45.9°C,10月28日:辛巴威新的國家最高氣溫記錄
馬託波斯(辛巴威),最高氣溫 38.7°C,10月28日
圭魯(辛巴威),最高氣溫 37.4°C,10月28日
奇莫約(莫三比克),最高氣溫 40.9°C,10月28日普達瑪麗亞(南非),最高氣溫 45.6°C,10月28日
萊武布(南非),最高氣溫 43.4°C,10月28日
馬拉(南非),最高氣溫 42.8°C,10月28日
奧蘭機場(阿根廷),最高氣溫 44.5°C,10月28日
2019年創下或追平的20項歷史最高國家/地區高溫記錄
截至11月15日,世界上20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最高溫度記錄已被追平或打破,這使得2019年成為有史以來國家歷史高溫記錄第二多產的一年。根據國際記錄研究員馬克西米利亞諾·埃雷拉的資料,一年內創下或追平的歷史最高國家/地區高溫記錄數量最多的是2016年的22項高溫記錄;2017年以14項高溫記錄位居第三。以下是截至11月15日的2019年國家高溫記錄,末尾附有埃雷拉的註釋
聖誕島(澳大利亞):31.6°C (88.9°F),1月19日
留尼汪島(法國):37.0°C (98.6°F),1月25日
安哥拉:41.6°C (106.9°F),3月22日
多哥:43.5°C (110.3°F),3月28日(後來在4月4日追平)
越南:43.4°C,(110.1°F),4月20日
牙買加:肖特伍德教師學院,39.1°C (102.4°F),6月22日
法國:韋拉格斯,46.0°C (114.8°F),6月28日
安道爾:博爾達維達爾,39.4°C (102.9°F),6月28日
古巴:韋吉塔斯(古巴),39.1°C (102.4°F),6月30日
澤西島(英國皇家屬地):澤西機場,36.0°C (96.8°F),7月23日(平紀錄)
比利時:貝吉嫩代克,41.8°C (107.2°F),7月25日
德國:託尼斯沃爾斯特和杜伊斯堡,41.2°C (108.7°F),7月25日*
盧森堡:施泰因塞爾,40.8°C (105.4°F),7月25日
荷蘭:吉爾澤-賴恩,40.7°C (105.3°F),7月25日
英國:劍橋,38.7°C (101.7°F),7月25日
挪威:拉克斯福斯,35.6°C (96.1°F),7月27日(平紀錄)**
敘利亞:哈塞克,50.0°C (122.0°F),8月13日***
威克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威克機場,36.6°C (97.9°F),8月15日
瓜德羅普(法國領土):舊居民區,36.6°C (97.9°F),9月9日
辛巴威:布法羅蘭治,45.9°C (114.6°F),10月28日
* 當天在林根測得的官方全國紀錄42.6°C是不規則的,與附近站點的資料以及大氣條件完全不符。該站有過度曝光和不可靠的歷史,並且將被移動。儘管如此,該記錄還是被德國DWD官方認可。估計過度曝光約為 2°C。
** 儘管這項記錄可靠且與附近站點的資料和大氣條件相符,但挪威氣象局以站不住腳的理由駁回了這項平紀錄。令人困惑的是,1901 年 8 月創下的完全不可靠且不規則的記錄(比奧斯陸第一個配有史蒂文森螢幕的可靠溫度觀測站安裝早 30 年)並未被駁回。
*** 敘利亞哈塞克站的精度為 1°C。附近站點支援 50.0°C 的最高溫度,因此可以接受該記錄。
到目前為止,2019 年尚未創下任何歷史性的全國低溫紀錄。大多數國家/地區沒有維護極端溫度記錄的官方資料庫,因此此處報告的全國溫度記錄在許多情況下不是官方記錄。如果您轉載此極端列表,請註明 Maximiliano Herrera 作為天氣記錄的主要來源。Jérôme Reynaud 還在 geoclimat.org(法語)上跟蹤歷史和每月全國極端溫度記錄。
截至 11 月 15 日,2019 年共有 111 項額外的全國/地區每月高溫紀錄被打破或追平
除了上面列出的 20 項歷史最高單月高溫紀錄外,2019 年還打破或追平了 111 項全國月度紀錄。如果將這些總數加在一起,2019 年共有 131 項全國/地區每月高溫紀錄被打破或追平;沒有創下任何每月低溫紀錄。
一月(5):密克羅尼西亞、巴拉圭、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帛琉
二月(19):智利、馬紹爾群島、蓋亞那、英國、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安道爾、奧地利、匈牙利、澤西島、根西島、斯洛伐克、聖馬利諾、斯洛維尼亞、安哥拉、巴布亞紐幾內亞
三月(5):澳大利亞、馬紹爾群島、印度、肯亞、北马里亞納群島
四月(7):安哥拉、多哥、法屬南部領地、馬約特、臺灣、肯亞、模里西斯
五月(12):肯亞、印度尼西亞、尼日、法屬南部領地、敘利亞、湯加、寮國、越南、日本、以色列、塞普勒斯、土耳其
六月(16):印度、湯加、奈米比亞、立陶宛、塞內加爾、卡達、智利、寮國、越南、德國、捷克共和國、波蘭、瑞士、盧森堡、列支敦斯登、聖巴泰勒米
七月(9):伊朗、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奈米比亞、約旦、以色列、香港、智利、博內爾島、模里西斯
八月(5):臺灣、維德角、奈米比亞、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肯亞
九月(13):阿曼、汶萊、尼日、薩巴、尼加拉瓜、巴拉圭、巴西、索羅門群島、摩洛哥、葛摩、寮國、牙買加、肯亞
十月(16):香港、蒙古、摩洛哥、密克羅尼西亞、卡達、科威特、朝鮮、中國、薩巴、泰國、莫三比克、波札那、馬拉維、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法屬南部領地
十一月(3):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海地、敘利亞、吐瓦魯
(由馬克西米利亞諾·埃雷拉提供)
2019 年的半球和大陸溫度記錄
- 南半球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最低溫度:1 月 18 日,澳大利亞努納為 35.9°C (96.6°F)。1 月 26 日,在澳大利亞博羅納唐斯,最低溫度為 36.6°C (97.9°F),再次打破紀錄。這也是全球 1 月份記錄的最高最低溫度。
- 全球 3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溫度:3 月 11 日,澳大利亞埃姆溪為 48.5°C (91.4°F)。
- 亞洲 3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溫度:3 月 25 日,印度卡普德為 46.9°C (116.4°F)。資料來自州(而非中央政府)觀測站,可能不會得到官方認可,但得到了附近幾個觀測站資料的支援。
- 南半球 6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最低溫度:6 月 15 日,吐瓦魯富納富提為 28.9°C (84.0°F)。
- 南半球 8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最低溫度(平紀錄):8 月 15 日,吐瓦魯富納富提為 28.2°C (82.8°F)。
- 北半球 10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溫度:10 月 3 日,科威特艾爾瓦夫拉為 47.6°C (117.7°F)。
- 10 月份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最低溫度:10 月 15 日,以色列塞多姆為 33.0°C (91.4°F)。